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其一》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好学先乡党,登科复妙年。

谁为耆旧传,最处缙绅先。

沦谢今亡矣,风流孰继焉。

魂归食里社,世世仰仁贤。

(0)
翻译
勤奋好学在乡间出类拔萃,科举及第又正值青春年华。
谁能成为前辈们的传颂者,他必定是官员中最杰出的一位。
如今岁月流逝,那些风采已不在,谁又能继承这样的风范呢?
他的灵魂回归故里,永远被后人敬仰,作为仁德贤能的典范。
注释
好学:勤奋学习。
乡党:家乡邻里。
登科:科举及第。
妙年:青春年华。
耆旧:年长而有威望的人。
传:流传、传颂。
缙绅:古代官员的代称。
沦谢:消逝、衰落。
亡矣:已经不在了。
风流:风采、风度。
魂归:灵魂归去。
食里社:故乡的土地庙,象征家乡。
仁贤:仁爱贤明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他的亡友伯郎中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其品德与才学的赞赏。"好学先乡党"赞扬了伯郎中在家乡以好学著称,"登科复妙年"则强调了他的年轻有为,通过科举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谁为耆旧传"暗示伯郎中的名声在老一辈中流传,"最处缙绅先"进一步肯定他在士大夫群体中的地位。

诗中感慨"沦谢今亡矣",惋惜伯郎中的离世,"风流孰继焉"表达了对后继者难以企及其风采的忧虑。最后两句"魂归食里社,世世仰仁贤"寄托了诗人希望伯郎中的精神永远被家乡人尊敬和传承,作为仁德贤良的典范被后世仰望。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缅怀故人的挽词,既赞美了逝者的品质与成就,也表达了对后世无法再得其人其才的哀思。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题四贤像.陈希夷

钱子非仙者,种郎岂隐哉。

先生闭门睡,弟子下山来。

(0)

端嘉杂诗二十首·其二十

秺侯世世袭蝉冠,庾氏人人筑将坛。

但见门中俱贵盛,谁怜陛下最孤寒。

(0)

登城五首·其四

漫费人蒸土,常如物溃堤。

傍疑为息壤,下恐有蟠泥。

(0)

喜雨五首·其五

在处陂池白,宁愁汲路遥。

老犹堪抱瓮,穷未至操瓢。

(0)

梦与尤木石论史感旧七绝句·其六

径畈山栖谢宦情,竹溪巷处闭柴荆。

然藜曾伴刘中垒,起蕝谁招鲁两生。

(0)

留山间种艺十绝·其七柚

两树亭亭藓砌傍,未论包贡奉君王。

世无班马堪薰炙,且嗅幽花亦自香。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