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回望行盖,离思绕江关。
正喜云龙相聚,公去岂心安。
莫学尧夫康济,且辨杜陵药饵,聊选马卿还。
底须访仙灶,自有活人丹。问年龄,才五十,未衰残。
况有九重眷注,能便早投闲。
从古圣君难遇,海内苍生无数,犹未免饥寒。
相看临潞水,有梦到樵山。
朝回望行盖,离思绕江关。
正喜云龙相聚,公去岂心安。
莫学尧夫康济,且辨杜陵药饵,聊选马卿还。
底须访仙灶,自有活人丹。问年龄,才五十,未衰残。
况有九重眷注,能便早投闲。
从古圣君难遇,海内苍生无数,犹未免饥寒。
相看临潞水,有梦到樵山。
这首《水调歌头·其八》是明代政治家夏言所作,表达了对友人西樵合老的送别之情。诗人以“朝回望行盖”起笔,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望着友人的车盖渐行渐远,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愁绪,思绪围绕着江关。接着,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像云龙般相聚,但又担心他的离去会让他内心不安。
诗人劝诫友人不要效仿尧夫(指苏轼)过于忧虑国事,而应如杜陵(指杜甫)那样关注个人修养,选择适合自己的归隐生活。他还提到马卿(指司马相如)的典故,暗示友人可以适时回归田园,寻找自然的养生之道。诗人鼓励友人不必急于寻求仙丹长生,因为自身已拥有“活人丹”般的智慧和德行。
接下来,诗人询问友人年龄,发现他正值壮年,并非衰老之人,还有朝廷的眷顾,不必过早地退隐。然而,诗人深知圣君难遇,世间百姓疾苦,即使身处高位,也难以解决所有人的饥寒问题。最后,诗人与友人相视于潞水边,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友人在梦中回到故乡樵山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怀,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人命运的深深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