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三省予未能,夫君六观何自入。
天台敖我三观妙,君又三之弥有得。
露下聚散俱已空,电出有无仍不实。
一世假梦暂踟蹰,万缘托幻聊戏剧。
澄渊泡起不离中,端形影见无差忒。
兹惟一心之所发,邈乎此心近不识。
更须止之艮为山,随其观处离非日。
与君相遇紫陌边,不谓我言无不急。
君方度岭驾朱辂,我言之外何所识。
曾子三省予未能,夫君六观何自入。
天台敖我三观妙,君又三之弥有得。
露下聚散俱已空,电出有无仍不实。
一世假梦暂踟蹰,万缘托幻聊戏剧。
澄渊泡起不离中,端形影见无差忒。
兹惟一心之所发,邈乎此心近不识。
更须止之艮为山,随其观处离非日。
与君相遇紫陌边,不谓我言无不急。
君方度岭驾朱辂,我言之外何所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的《高藤州六观堂》,通过对曾子三省吾身的反思,引出对六观堂的哲理思考。诗人以天台山的三观妙境为背景,强调了世间万物的虚幻不实,如露珠聚散、电光有无皆为空幻。他将人生比作一场短暂的梦境,万缘皆为幻象,如同戏剧般变幻莫测。
诗人进一步阐述,即使在深渊泡影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真实,不离中心。然而,人心深邃,难以自知,需要通过止息和静观来探索。他建议在六观堂中,遵循艮卦的止静原则,随观而行,不受外界干扰。
最后,诗人感叹与友人在此相遇,言语虽急切,但超越了日常认识的边界。友人正要越过山岭,而他的言谈则超出了寻常的视野。整首诗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探讨和个人心境的表达,体现了宋代理学的哲学精神。
新月溶青荔。
望天边、寿星一点,白云千里。
又是吾翁初度日,两见童颜十四。
多绛县、老人一岁。
想得姑仙麟脯宴,进蟠桃、满引霞杯醉。
群玉树,可人意。
痴儿未了公家事。
喜此中、堂名绣采,晨昏如侍。
着个斑衣浑鼓舞,却把寿卮遥跪。
祝翁寿、三山一似。
已洁清香凝寝处,奉安车、弭节徐徐至。
就禄养,看孙戏。
天上仙人,只爱楼居,真成故常。
自五云深处,乘风冉冉,三神山畔,弭节阳阳。
醉里乾坤,闲中岁月,兴到谢家春草塘。
凭高望,看尘间万事,翻覆苍黄。
好留此意要荒。
想坡老、风流肯独当。
明媚时光,温柔地气,傥可栖迟老是乡。
花神诉,怨春归阆苑,自有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