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门真隐旧知名,藉甚仙郎汉列卿。
归院宫云随玉佩,上堂春酒汎瑶觥。
斗边剑合双龙气,月底箫分两凤声。
讵假金书传阆苑,且看丹诏出层城。
鹿门真隐旧知名,藉甚仙郎汉列卿。
归院宫云随玉佩,上堂春酒汎瑶觥。
斗边剑合双龙气,月底箫分两凤声。
讵假金书传阆苑,且看丹诏出层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真正的隐士鹿门,其名声在仙界与人间皆广为流传,他曾经是汉朝的列卿,地位显赫。诗中通过“归院宫云随玉佩”、“上堂春酒汎瑶觥”等句,展现了隐士归隐后的生活场景,云彩随其玉佩飘动,春日宴会上瑶觥泛起美酒,生动描绘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高雅。
“斗边剑合双龙气,月底箫分两凤声”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剑合双龙气喻指隐士的剑术高超,箫分两凤声则描绘了隐士吹箫时的美妙乐音,仿佛凤凰在月下和鸣,进一步渲染了隐士的超凡脱俗之感。
最后,“讵假金书传阆苑,且看丹诏出层城”表达了对隐士不需借助仙界的金书传说,仅凭其德行与才华就能受到朝廷重视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隐士虽远离尘嚣,但其影响力并未减弱,甚至能影响到朝廷的决策,展现出其深远的影响与非凡的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德行与影响力的赞颂,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尊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推崇。
雨枕莺啼,露班烛散,御街人卖花窠。
过眼无情,而今魂梦年多。
百钱曳杖桥边去,问几时、重到明河。
便人问,无了东风,此恨难磨。落红点点入颓波。
任归春到海,海又成涡。江上儿童,抱茅笑我重过。
蓬莱不涨枯鱼泪,但荒村、败壁悬梭。
对残阳,往往无成,似我蹉跎。
过雨城西路。看轻云、弄日花间,微寒如雾。
谁是宣华门守者,报我十分开五。
便痛饮、能销几度。
寄语后来看花客,待看花、莫待开成树。
成树也,半为土。佺巢蜀锦今何许。
记西湖、聚景村庄,王亭谢墅。
冷落柯丘二三子,更问何园韩圃。
悄一笑、回车竹所。
点点守宫包红泪,纵倾城、一顾倾城顾。
家国事,正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