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春莫问枝南北,对雪休分腊后先。
岂独惜花长欲醉,相宜尤是雪寒天。
逢春莫问枝南北,对雪休分腊后先。
岂独惜花长欲醉,相宜尤是雪寒天。
这首诗《梅花(其二)》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在冬日雪中的独特风姿与诗人对其的深情赞美。
首句“逢春莫问枝南北”,诗人以“逢春”为引子,却反其道而行之,不问梅花的生长方位,而是将目光聚焦于梅花本身,暗示梅花无论身处何地,都能绽放出独特的美丽。这句诗既是对梅花自然属性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不畏严寒、独立开放的精神的敬仰。
次句“对雪休分腊后先”,紧承上句,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雪中的景象。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腊后先”的概念,不仅指时间上的先后,更暗含了梅花在严冬中率先开放,与雪花相伴的独特情境。通过“对雪”二字,诗人将梅花与雪花融为一体,营造了一幅静谧而高洁的画面,展现了梅花在冬日雪景中的绝美姿态。
接下来的“岂独惜花长欲醉”,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这里的“惜花”不仅仅是对花朵本身的喜爱,更是对梅花所象征的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精神的钦佩。诗人似乎被梅花的美丽所吸引,以至于产生了想要沉浸其中、沉醉其中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梅花之美深入骨髓的欣赏和感悟。
最后,“相宜尤是雪寒天”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与升华。诗人强调了梅花与寒冷冬日的相得益彰,尤其是与雪花共舞的场景最为和谐美好。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梅花在雪中的美丽画面,也寓意着梅花在逆境中展现出的生命力与坚韧,以及它与恶劣环境抗争并最终绽放的顽强精神。
综上所述,《梅花(其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梅花在冬日雪中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精神的深深敬仰和赞美。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诗人情感与哲思的深刻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