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心性圆如月,帝网重重无量。
百面交光,三生留照,不断字轮明相。蟠龙鼻仰。
问青盖何年,玄冥无恙。
鬓影春风,倚楼频看自惆怅。拓本几番相饷。
有西池瞻敬,尊那供养。
仕至公卿,传宜孙子,多贺国家天上。听声卜响。
剩表圣心情,容成知状。不老山人,玉泉饶醉盎。
道人心性圆如月,帝网重重无量。
百面交光,三生留照,不断字轮明相。蟠龙鼻仰。
问青盖何年,玄冥无恙。
鬓影春风,倚楼频看自惆怅。拓本几番相饷。
有西池瞻敬,尊那供养。
仕至公卿,传宜孙子,多贺国家天上。听声卜响。
剩表圣心情,容成知状。不老山人,玉泉饶醉盎。
这首《齐天乐·徐积畲揽镜图》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沈曾植所作,以徐积畲的揽镜图作为灵感,描绘了一位道人心境与画面的交融。诗人以月亮为喻,赞美道人的心性如同圆满的明月,即使在帝都的重重束缚中,其内心世界依然清澈无量。"百面交光,三生留照",形象地展示了道人的智慧和永恒的精神光芒。
接下来,诗人描述道人的鼻梁如蟠龙昂首,询问青盖(可能指道冠)是否依旧完好,表达了对道人健康的关心。"鬓影春风,倚楼频看自惆怅",则透露出道人面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倚楼远眺,心中充满淡淡的哀愁。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对道人生活的描绘,"拓本几番相饷"暗示了道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播,"西池瞻敬,尊那供养"表达对道人地位的尊敬。诗人祝愿道人官运亨通,子孙繁盛,同时祝贺国家昌盛如天。"听声卜响"进一步揭示道人的智慧,能从声音中洞察事物,"圣心情"和"容成知状"则赞美道人的超凡智慧和洞察力。
最后,诗人以"不老山人,玉泉饶醉盎"收尾,祝愿道人长寿如山,常在醉意中享受生活的乐趣,流露出对道人闲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对道人形象的细腻刻画和对其精神世界的赞赏。
葛仙岭上瞿昙宫,老僧雪眉覆双瞳。
奇琴久蓄款识古,云是零陵水边石上之枯桐。
忆昔蛟龙宅其涘,霹雳斩龙树亦死。
道人作琴傍水弹,几夜湘江泣帝子。
迩来居我玛瑙坡,声价压倒伽陀罗。
嵇心羊体妙相得,有耳不听西湖歌。
松窗茶屋梦初醒,别鹤凄凄怨烟岭。
隔水逋仙夜不眠,听尽梅花山月影。
芙蓉城中开紫府,华盖飞飞翠娥舞。
仙人宴坐碧云堂,朝发蓬瀛暮玄圃。
昔将箫管御风吹,散落人间凤凰羽。
冰夷夜失珊瑚枝,白日沧江啼黑雨。
龙宾十二行玉骢,青士三十射金虎。
我欲从之游,脱冠挂神武。
来彼双飙轮,攀天叩天户。
愿持万丈竿,为天扫尘土。
亭亭此君节,何由献明主。
纷纷鹰犬人,徒费银黄系三组。
君不见古之仙,千岁一归华表柱,下视世人何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