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无愁潭》
《无愁潭》全文
宋 / 方一夔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酌我无愁酒,歌我无愁诗。

朅来无愁潭上弄明月,漱涤万虑清肝脾。

平生蓄积总开豁,便欲遗世超希夷。

持杯试问此潭水,昔来何处今何之。

覆船山高寒岌嶪,玉泉飞下东天池。

分流一泻数百里,直抵绝壑潴清漪。

镜平百丈洞无底,其下深黑蟠蛟螭。

幽兰薜芷乱洲渚,倒影寒浸枯松枝。

千回万折流到海,波涛喷薄孤城危。

潮生水满潮退涸,蓬莱清浅倏改移。

此愁与水两无尽,昔人已去今人悲。

君不见莫愁山下春水长,画船鼍鼓相追随。

淡烟芳草望不断,石城荒废留空陂。

不如此潭只在山水窟,纵有奇胜无人知。

何曾红粉照清泚,但有欸乃渔翁词。

一声歌断暮山碧,秋风两鬓寒飔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无愁潭的自然美景和诗人对它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明月、清溪、高山、深潭、幽兰、薜芷、倒影、松枝、波涛、蓬莱、春水、画船、淡烟、芳草、石城等,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无愁潭的环境,潭水清澈,可以洗涤心灵,让人忘却忧愁。诗人通过“漱涤万虑清肝脾”、“平生蓄积总开豁”等句子表达了在此地得到心灵净化的感受。接着,诗人以“持杯试问此潭水,昔来何处今何之”引出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比莫愁山下的春水长、画船鼍鼓、淡烟芳草与无愁潭的幽静与无人知晓,强调了无愁潭的独特魅力。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声歌断暮山碧,秋风两鬓寒飔飔”两句,以歌声结束,画面感强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无愁潭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方一夔
朝代:宋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猜你喜欢

禅人写真求赞·其七十五

笑含口角,喜在眉棱。一默照源底,三乘空葛藤。

清白濯秋之月,光明破夜之灯。

柱杖有时横膝上,个般面觜得人憎。

动而静,虚而应。专气致柔,湛神如凝。

一住天童,十分没兴。

(0)

颂古一百则·其八

一尺水,一丈波,五百生前不奈何。

不落不昧商量也,依前撞入葛藤窠。

阿呵呵,会也么。

若是你洒洒落落,不妨我哆哆和和。

神歌社舞自成曲,拍手其间唱哩啰。

(0)

春意渐深送客至山麓田舍来往道中复逢法上人因作数语以记所见云·其三

鸟拳花枝作春语,风日焕然晞宿雨。

水肥山翠木欣欣,芳事骈罗不容数。

(0)

吴傅朋郎中书来尝得李伯时所画震旦第一祖西归像相需以赞说偈寄之

其来何求,其去无得。

寂漠度岭兮万里独行,清白传家兮九年一默。

针芥投而妙不可名,毫釐差而敝不可塞。

知过而改,知难而退。谁去谁来,自买自卖。

当面讳却兮满眼乌华,望涯赞之兮隔身鲸海。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十三

菩提无树镜非台,虚净光明不受埃。

照处易分雪里粉,转时难辨墨中煤。

鸟归无影树头宿,华在不萌枝上开。

际会风云底时节,寒梭出蛰一声雷。

(0)

与李居士

枯禅胸底洗馀纷,一点虚明湛若存。

刹刹尘尘成净土,华华叶叶发灵根。

无心颇肖云为润,有照浑如月破昏。

舒卷纵横俱在我,个人真得总持门。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