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暑半归天早凉,日阴苦短夜初长。
风清月白已秋意,海角天涯非故乡。
无赖分为多病叟,有情还作一诗狂。
溪声汩汩东西去,南北游人欲断肠。
炎暑半归天早凉,日阴苦短夜初长。
风清月白已秋意,海角天涯非故乡。
无赖分为多病叟,有情还作一诗狂。
溪声汩汩东西去,南北游人欲断肠。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即将过去,初秋来临之际的景象与心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个人情感波动。
首联“炎暑半归天早凉,日阴苦短夜初长”点明季节转换的迹象,炎夏的余热逐渐消散,夜晚开始变得漫长,白昼则显得短暂。这种自然界的微妙变化,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颔联“风清月白已秋意,海角天涯非故乡”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清风徐来,皓月当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秋夜氛围。然而,即便是在如此美丽的景色中,诗人却感到身处异乡,远离故土,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颈联“无赖分为多病叟,有情还作一诗狂”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无奈与感慨。他自嘲为“多病叟”,但又因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创作出激昂的诗歌,展现出一种矛盾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态度。
尾联“溪声汩汩东西去,南北游人欲断肠”以溪水的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南北游人的离愁别绪,似乎在溪水的流淌中得到了某种共鸣,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漂泊、离散之痛的深刻体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和个人情感的波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在异乡漂泊中的思乡之情。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宋朝文人诗作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