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亦林麓,琴书几往还。
绿齐芳草岸,红尽海棠山。
不断岩泉响,争飞野鸟閒。
何当杂渔牧,难得是愚顽。
古庙亦林麓,琴书几往还。
绿齐芳草岸,红尽海棠山。
不断岩泉响,争飞野鸟閒。
何当杂渔牧,难得是愚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水画卷。诗人乘舟进入大庙峡,沿途所见之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也流露出诗人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古庙亦林麓”,点出地点,古庙隐于茂密的林木之中,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琴书几往还”一句,似乎在暗示诗人在此地曾多次停留,或弹琴读书,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时光。
“绿齐芳草岸,红尽海棠山”两句,通过色彩对比,生动描绘了两岸景色。绿草如茵,与远处山上的海棠花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这里不仅有视觉上的美感,更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不断岩泉响,争飞野鸟閒”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潺潺的岩泉声不绝于耳,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而飞翔的野鸟,虽忙碌却也显得悠闲自在,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
最后,“何当杂渔牧,难得是愚顽”表达了诗人对简单、淳朴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与渔人、牧童为伴,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体现出对返璞归真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君从南海来,挟策游长安。
玄冠高切青云丽,彩笔翻飞白雪寒。
凤凰城下风光好,难兄官贵多文藻。
迟日晴开棠棣华,轻烟静覆池塘草。
池塘草色晚青青,词客时过谢氏庭。
开尊明月出天上,娇歌一曲同君听。
娇歌宛转肠应断,大堤芳草相撩乱。
银灯照眼酒易醒,锦屏夜闪千花烂。
忽惊云物尽年华,路上王孙苦忆家。
与君俱是天涯客,相看莫怪还相嗟。
此日春风回北阙,黄金台前草初发。
正好过从散寂寥,何事旌旗又南粤。
君归一路春草芳,到日春晖满北堂。
青霄棣萼遥相忆,好音一寄云天长。
人生亦是风萍尔,临歧不用多愁思。
他年草色帝城春,策马看花待吾子。
《燕台春草赋赠袁仲子归香山》【明·陈履】君从南海来,挟策游长安。玄冠高切青云丽,彩笔翻飞白雪寒。凤凰城下风光好,难兄官贵多文藻。迟日晴开棠棣华,轻烟静覆池塘草。池塘草色晚青青,词客时过谢氏庭。开尊明月出天上,娇歌一曲同君听。娇歌宛转肠应断,大堤芳草相撩乱。银灯照眼酒易醒,锦屏夜闪千花烂。忽惊云物尽年华,路上王孙苦忆家。与君俱是天涯客,相看莫怪还相嗟。此日春风回北阙,黄金台前草初发。正好过从散寂寥,何事旌旗又南粤。君归一路春草芳,到日春晖满北堂。青霄棣萼遥相忆,好音一寄云天长。人生亦是风萍尔,临歧不用多愁思。他年草色帝城春,策马看花待吾子。
https://shici.929r.com/shici/a1mNX.html
结发事君子,所愿永不移。
君王况一顾,承恩上玉墀。
得奉万年觞,奚止共餔糜。
人事有迁改,君心那可知。
蛾眉忽见妒,尘镜隐光仪。
昔为金屋贮,今作玉阶悲。
秋风掩团扇,明月鉴重帷。
促织鸣四壁,珠帘骨网丝。
深宫多乐事,妾自断肠时。
去矣勿复道,时哉待来兹。
安得黄金百,重买长卿词。
君恩谅可续,慰妾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