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颠颠尽纸鸢,自将沉定守驴肩。
山云偶避韩明府,野火岂知焦孝然。
早悟红尘能变发,莫言金马坐成仙。
花花绮绮春前兴,渐可扬州梦十年。
大约颠颠尽纸鸢,自将沉定守驴肩。
山云偶避韩明府,野火岂知焦孝然。
早悟红尘能变发,莫言金马坐成仙。
花花绮绮春前兴,渐可扬州梦十年。
这首诗描绘了倪元璐在茌平马上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刻思考。首句“大约颠颠尽纸鸢”,以纸鸢(风筝)的轻盈与自由,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接着,“自将沉定守驴肩”一句,通过描述诗人自己如何在动荡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山云偶避韩明府,野火岂知焦孝然”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山云似乎因韩明府的到来而暂时隐退,野火对焦孝然的命运毫无察觉,以此来表达世事无常、人事难料的感慨。
“早悟红尘能变发,莫言金马坐成仙”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认为在红尘中经历种种变化是人生的常态,不应盲目追求虚幻的仙境,而是要脚踏实地地生活。
最后,“花花绮绮春前兴,渐可扬州梦十年”一句,以春日的花朵和扬州的梦境,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梦想的实现需要时间的积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东风吹碧草。
年华换、行客老沧州。
见梅吐旧英,柳摇新绿,恼人春色。
还上枝头,寸心乱、北随云黯黯。
东逐水悠悠。
斜日半山,暝烟两岸。
数声横笛,一叶扁舟。
青门同携手。
前欢记、浑似梦里扬州。
谁念断肠南陌,回首西楼。
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难休。
拟待倩人说与,生怕人愁。
银烛生花如红豆。
这好事、而今有。
夜阑人静曲屏深,惜宝瑟、轻轻招手。
一阵白苹风,故灭烛、教相就。
花带雨、冰肌香透。
恨啼鸟、辘轳声晓。
岸柳微风吹残酒。
断肠时、至今依旧。
镜中消瘦。
那人知后,怕你来僝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