翳林无阳土,暗谷多下泉。
登山履众险,险尽见杪颠。
人居物物中,物物能蔽天。
将身出物表,万象始昭然。
翳林无阳土,暗谷多下泉。
登山履众险,险尽见杪颠。
人居物物中,物物能蔽天。
将身出物表,万象始昭然。
这首诗描绘了山林深谷中的自然景象和哲理思考。首句“翳林无阳土,暗谷多下泉”写出了树木浓密遮蔽阳光,山谷幽深且地下水丰富,营造出一种阴暗而神秘的氛围。接着,“登山履众险,险尽见杪颠”描述了攀登过程中的艰辛,但通过不断克服困难,最终达到山顶,寓意人生的挑战与突破。
诗人进一步借景抒怀:“人居物物中,物物能蔽天”,指出人在世间万物包围之下,容易被琐事所蒙蔽,难以洞察事物的本质。然而,“将身出物表,万象始昭然”,表达了只有超越世俗,才能看透世事,领悟到宇宙万物的真相。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元末明初诗人黄玠对人生和自然的独到见解。
盼烟堤。又春归露草,愁长江蓠。
絮语津亭,老去重分携。
玉筝弦外吟髭白,记挑灯、同剪新词。
伴翠尊、未了高谈,照花微月转窗西。
明朝布帆去远,听古岸垂杨、处处莺啼。
也应忆、菰乡旧侣,醉隐渔矶。
江上几番夜雨,怕春恨、还染薜萝衣。
正倚阑,却过飞鸿,澹烟斜日晚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