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乘云至帝乡,空留辙迹锁穹苍。
茫茫丹鼎知何在,曳曳霓旌不可望。
乞得溪山增气象,真成草木被恩光。
我来睇目凭栏久,是可无情忆楚襄。
黄帝乘云至帝乡,空留辙迹锁穹苍。
茫茫丹鼎知何在,曳曳霓旌不可望。
乞得溪山增气象,真成草木被恩光。
我来睇目凭栏久,是可无情忆楚襄。
这首诗描绘了黄帝乘云前往帝乡的神话场景,留下的是云雾缭绕中的车辙痕迹,与天空融为一体。诗人感叹丹鼎之谜未解,霓旌之影难以触及,表达了对历史与传说中神秘力量的向往。接着,诗人以溪山为背景,赋予其新的气象,让草木沐浴在恩泽之下,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最后,诗人站在阁上远眺,心中充满了对过往历史人物的感慨,尤其是对楚襄王的回忆,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情感与人文关怀。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将历史、神话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
洒洒美髯翁,玉骨冰雪姿。
养高虞山下,世利何尝思。
家储累万石,雅志惟好施。
积久报亦宏,有子昌明时。
飞腾践华要,清望海内知。
推恩锡龙章,辉光照门楣。
豸绣耀闾里,晚景心颜怡。
如何忽观化,竟尔迷所之。
生荣死亦哀,全福谁能追。
磨崖表新阡,隐德千古垂。
矧兹庙堂器,岂久淹藩篱。
宠光贲幽泉,加赠定有期。
昔承俞山人,遗我参同契。
因之访南国,知是儒者裔。
华胄遥遥来,传书十馀世。
隐显虽弗同,守业不少替。
卦探伏羲画,辞讲三圣系。
践履无愧怍,著述有文艺。
手泽尚如新,遗像犹未敝。
山人益克肖,讲学了生计。
阿母守贞节,旌书表门第。
见重瀛洲仙,名堂与佳制。
贤声播三吴,庆泽衍千岁。
勖哉子若孙,箕裘谨终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