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尝约谊父同游龙泉奔走失期故作是诗奉和元韵》
《尝约谊父同游龙泉奔走失期故作是诗奉和元韵》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野寺幽幽隐翠岚,山川形势尽东南。

吟随野竹吾怀惬,醉啜溪泉此意堪。

乐事难并真可惜,登高能赋亦曾谙。

游从欲尽林间胜,雨气浑浑满古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林画卷。诗人彭汝砺在游览山寺时,被四周的自然美景深深吸引,于是留下了这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首联“野寺幽幽隐翠岚,山川形势尽东南”,开篇即以“野寺”点明地点,通过“幽幽”二字营造出一种静谧深远的氛围,接着以“翠岚”描绘出山色的青葱与朦胧之美,同时“山川形势尽东南”则透露出诗人对地理环境的敏锐观察与赞叹。

颔联“吟随野竹吾怀惬,醉啜溪泉此意堪”,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由与自在。他随风漫步于野竹之间,心灵得到极大的满足;在溪边小憩,品尝清冽的泉水,更是让他的心情愉悦至极。这两句通过“吟”、“醉”、“啜”等动词,生动地刻画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颈联“乐事难并真可惜,登高能赋亦曾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稍纵即逝的感慨,以及自己能够欣赏美景、吟诗作赋的幸运与满足。这两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自己生活情趣的肯定。

尾联“游从欲尽林间胜,雨气浑浑满古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即将结束游览,但心中仍留恋于林间的美景。此时,古潭中弥漫着浓厚的雨气,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深邃。这一联不仅收束了全诗,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不舍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寺、山川、野竹、溪泉、林间胜景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寄情山水、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自和

得寮便住似西资,谁暇安巢更择枝。

閤密不妨中酒圣,楼明大好养书痴。

志公分料存刀尺,庞老家风欠笊篱。

大厦千间宵八尺,傍人莫笑太穷猗。

(0)

后溪挽诗·其一

玉佩华裾翠,霜髯睟颊红。

四朝天下老,百世后溪翁。

绿竹猗重较,黄裳美在中。

平生涵养力,于道有全功。

(0)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其二皇帝閤

冰天寒色饯,旸谷霁华宾。

生意乾坤满,宸襟一点春。

(0)

句·其二

天上长留滕六在,人间会有葛三来。

(0)

逢年与德粲同之温陵谒大智禅师医作四小诗送之·其三

石梁跨蚝山,永与方壶久。

凭君持一杯,往酹济川手。

遥知相携处,溟渤浸箕斗。

作诗问大钧,犹有斯人否。

(0)

和朱子渊石柏诗

海底灵根石效奇,山经地志不曾知。

凝红幻出珠千颗,染紫装成玉一枝。

鹤骨龙姿随质见,鸾栖凤宿与香宜。

元戎高唱真难和,愧我年来笔力衰。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