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祈雨行·其二》
《祈雨行·其二》全文
明 / 陈子壮   形式: 古风

海滨父老卧田庐,三风十雨我生初。

当春旱熯从来无,枉杀应龙南方居。

请向灵坛焚尪巫,汤祷桑林禹阳旰。

烦忧谁与广川书,居积贸迁非所图。

夕飧元不计朝餔,百钱斗粟莫支吾,因而啸聚岂尽屠。

不见去年艚籴一无倚,抢攘招呼不可止。

巡按焦头太守匿,若辈无知亦弃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海滨地区的父老在干旱之年祈求降雨的情景。诗中通过“海滨父老卧田庐”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农民在农田劳作的艰辛生活。接着,“三风十雨我生初”一句,巧妙地将个人出生与特定气候条件联系起来,暗示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切关注。

“当春旱熯从来无”描述了春旱的严重程度,强调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枉杀应龙南方居”则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应龙,表达了人们对于降雨的强烈渴望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请向灵坛焚尪巫,汤祷桑林禹阳旰”两句,展现了人们通过祭祀、祈祷等方式寻求神灵的帮助,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自然现象解释的宗教信仰。

“烦忧谁与广川书,居积贸迁非所图”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指出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和忧虑,并反思了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夕飧元不计朝餔,百钱斗粟莫支吾”描绘了人们在食物短缺时的困境,强调了生活的艰难。“因而啸聚岂尽屠”则暗示了社会动荡的可能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最后,“不见去年艚籴一无倚,抢攘招呼不可止。巡按焦头太守匿,若辈无知亦弃市。”通过对比去年的情况,揭示了社会贫富差距和官员失职的问题,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民众苦难的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农民在干旱年份祈雨的场景,还深刻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陈子壮
朝代:明

(1596—1647)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猜你喜欢

题杨铁厓先生遗墨

铁厓山,铁道人。

戴铁冠,吹铁篴,铁色一尺面,铁衣七尺身。

元精育此老铁汉,铁肝铁胆,穷为义士达荩臣。

百剉不得折,突兀而轮囷。

文章奇倔似生铁,戛然有声惊鬼神。

小语补两汉,大语追先秦。

时流高价购铁语,贵铁不贵金与银。

不从嵇锻搰搰累俗好,不学许耕屑屑称齐民。

天河借水洗铁冠,笑吹铁篴骑玉麟。

而今观化不在世,好在天上参星辰。

惟馀此篇在故纸,铁笔不烂二千春。

(0)

题画·其三

绿阴如水逼人清,隔叶黄鹂坐久鸣。

一个树根非八座,白头箕踞有谁争。

(0)

丘侯休致·其一

浮云满眼使君行,山水无煇日未晴。

明日相思何处是,甘棠树下独闻莺。

(0)

谢友人定正小诗数字

手拆朱批笑满腮,看加篑土即崔巍。

妙辞信自我传去,后日安知子定来。

秋树映星疏采出,夜江容月远波开。

古人高谊相成处,风字千年重钓台。

(0)

速杨君谦石田记

山中有白石,广衍得数亩。

坚瘠不可耕,无用实类某。

朋从从加称,遂为石田叟。

称者非誉辞,我亦甘其受。

杨子许为记,其言食已久。

往往人家见,篇篇灿星斗。

一见一热中,意子独我负。

札剑表心许,何况曾出口。

得非以陋物,不足辱录取。

碑有纪封禅,鼓有示猎狩。

于此逆观文,或可假石寿。

子文侔汉史,其传信无朽。

脱使不多作,难保岁月后。

恃子犹洪钟,应随大小扣。

不应似生吝,吝生亏所厚。

吾石能作言,将以子归咎。

不闻诗所载,草木备群丑。

不信石终遗,不遭点金手。

遑遑日翘伫,拜嘉亦当有。

(0)

赠徐遵诲和刘邦彦韵四首·其一

祖宗原自有高勋,少小豪雄藐冠军。

竹里行厨青玉案,酒边官妓茜红裙。

洛阳纸贵三都出,夔府沙平八阵分。

头白归来惟感慨,却惭多病负明君。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