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穷荒月,还应照北堂。
回身向暗卧,不忍见圆光。
三五穷荒月,还应照北堂。
回身向暗卧,不忍见圆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吐蕃(今青海一带)别馆中夜晚对明月的感慨。"三五穷荒月"写出了月亮高悬于荒凉偏远之地的景象,数字“三五”即十五的意思,指的是农历中的满月。此时的月光如水,清晰而明亮,却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还应照北堂"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月光能够再次洒向北堂,可能是因为北堂有着特殊的记忆或情感,而诗人的这种愿望更显露出了他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接下来的"回身向暗卧,不忍见圆光"则透露出诗人在月夜中的悲凉心境。"回身向暗卧"意味着诗人选择了避开那明亮的月光,而去寻找一片黑暗,以便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里的“暗”不仅是物理上的昏暗,更有情感上的逃避。而最后的"不忍见圆光"则点出了诗人的真实感受,他无法直视那完美无瑕却又让人心生伤感的月亮。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面对现实孤独和哀愁的心境。
市声扰扰喧朝暮,欲避尘嚣无静处。
勾心斗角巧运思,矗立层楼虚空住。
磴道升降若蜗旋,景物点缀随移步。
楼上更添尺五亭,居然去天只尺五。
呼吸真疑帝座通,千里河山归一顾。
主人好客日延宾,满壁琳琅多题句。
我来正值暮春时,留春槛上花无数。
始信人间别有天,何用远寻桃源路。
吟得新诗却赠君,留待相如凌云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