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南陵答皇甫岳》
《至南陵答皇甫岳》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与君同病复漂沦,昨夜宣城别故人。

明主恩深非岁久,长江还共五溪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ìnánlínghuángyuè
táng / wángchānglíng

jūntóngbìngpiāolúnzuóxuānchéngbiérén

míngzhǔēnshēnfēisuìjiǔchángjiāngháigòngbīn

注释
与君:和你。
同病:遭遇相同,比喻有相同的不幸遭遇。
漂沦:漂泊沦落。
宣城:地名,位于中国安徽省。
故人:老朋友。
明主:贤明的君主。
恩深:恩情深厚。
非岁久:不是长久的依靠。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
五溪滨:五溪之畔,泛指湖南西部多溪流之地,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故乡或归处。
翻译
我和你同样遭遇,生活颠沛流离,昨晚在宣城与老朋友告别。
虽然皇帝的恩情深重,但并非长久之计,我还将沿着长江返回到五溪之畔。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名为《至南陵答皇甫岳》。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与友人的相知相惜,以及对主上恩德的感激。

“与君同病复漂沦”,这里的“同病”指的是共患难厄,与友人一起经历困境,共同漂泊在外。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传达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命运共同体的感受。

“昨夜宣城别故人”,诗人在昨夜与旧友告别于宣城,这里的“故人”不仅指久未相见的朋友,更蕴含着一份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不舍。宣城作为离别之地,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情感。

“明主恩深非岁久”,诗人赞美君主的恩惠深厚,并强调这种恩德并非因为时间的积累而显著,而是本身就非常宽广和深远。这里的“明主”通常指代朝廷或皇帝,表达了诗人对上层统治者的忠诚与敬仰。

“长江还共五溪滨”,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长江流水与五溪之滨交相辉映。这里的“共”字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和朋友即使身处远方,也能心灵相通,就如同这长江与五溪不论距离多远终究相连。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君恩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蔡尚书挽词二首

总角都鳌头,老生基伏膺。
白首参豹尾,后出夸先登。
东流看到海,北风忽成冰。
茫茫落檐花,穷巷犹短檠。

(0)

陈同甫抱膝斋二首

昔人但抱膝,将军拥和銮。
徒知许国易,未信藏身难。
功虽愆岁晚,誉已塞世间。
今人但拘膝,流俗忌长叹。
儒书所不传,群士欲焚删。
讥诃致囚箠,一饭不得安。
珠玉无先容,松柏有后艰。
内窥深深息,仰视冥冥翰。
勿要两脾消,且令四体胖。
徘徊重徘徊,夜雪埋前山。

(0)

除夜元日连登烟霏楼

岩蛮宽云灵虬寺,水竹低横处士园。
此是蕲州无比好,亦如淛下好山川。

(0)

戴肖望挽词

岩岩萧太傅,謇謇郑尚书。
可惜流光晚,翻无急诏除。
交情梅蕊尽,哀意柳芽疎。
只有安江满,长涵夜月虚。

(0)

衢州杂兴二首

玉研朱弓不可寻,暖风催绿麦成阴。
越山行尽见平野,江上水流无逝音。
地跨京师都邑壮,俗兼吴楚智谋深。
诏书宽大邦人诵,知有贤侯缓辔临。

(0)

送陈子云通判

临餐吐食嗟无余,幽情惨郁时一舒。
感君善意过於令,周了辽语良非虚。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