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枝头碎晓风。惊回珊枕梦惺忪。
春寒偏聚小楼中。
如水花香流几案,凝烟曙色透帘栊。
几回欲起意还慵。
鸟语枝头碎晓风。惊回珊枕梦惺忪。
春寒偏聚小楼中。
如水花香流几案,凝烟曙色透帘栊。
几回欲起意还慵。
这首清朝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词《浣溪沙·春晓》由郑元昭所作,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和词人的情感体验。首句“鸟语枝头碎晓风”以鸟鸣声和微风拂过树枝的细节,生动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生机。"惊回珊枕梦惺忪"则写出词人在美梦中被鸟鸣唤醒,带着一丝睡意的状态。
“春寒偏聚小楼中”点出春寒料峭,这种寒冷似乎更聚拢在小楼之内,暗示词人可能独处或心情略感寂寥。接下来,“如水花香流几案,凝烟曙色透帘栊”通过比喻,将花香比作流水,形象地传达出花香在室内流淌的感觉,而“凝烟曙色透帘栊”则描绘了淡淡的晨雾和透过窗帘的曙光,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
最后,“几回欲起意还慵”表达了词人几次想要起身,却又懒散不愿的情态,可能是对春日暖阳的留恋,也可能是内心思绪万千。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晓时分的景色,以及词人微妙的情绪变化,展现出清代末年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心境。
贫女择所适,蹉跎三十年。
夜深事纺绩,但望邻壁穿。
邻壁有灯不肯借,玉梭停织双泪下。
累成匹帛作短衣,又与东家送行嫁。
年来嫁却几多人,皓齿蛾眉善笑颦。
生男早已归舅氏,生女依稀结晋秦。
街头老姆发慈念,告汝拙容徒取厌。
不如学步逞娉婷,更拂罗裳弄娇艳。
贫女愁思习巧妆,强将旧服试加长。
量情终觉不相称,顾影翻疑柳絮狂。
两手捲衣心愈苦,幽房独处宁寒窭。
鹓鸾伉俪自有时,掌上岂能随燕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