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陵春雪》
《武陵春雪》全文
宋 / 张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天风吹雪满千山,不见桃花汎碧澜。

洞里仙人贪种玉,岂知人世有春寒。

(0)
鉴赏

这首诗《武陵春雪》由宋代末年至金初时期的诗人张斛所作。诗中描绘了冬日雪景与春意的微妙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首句“天风吹雪满千山”,以“天风”为引子,生动地描绘了雪花在凛冽的北风中飘扬的情景,覆盖了千山万岭,展现出一片银装素裹的壮丽景象。这里的“天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更替的力量。

次句“不见桃花泛碧澜”,则将视线从广阔的雪景转向了更为细腻的春意。桃花是春天的象征,但在这首诗中,诗人却巧妙地运用“不见”二字,暗示了春意的隐匿或被雪掩盖,使得原本应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变得有些许失落感。同时,“泛碧澜”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桃花盛开时水面倒映的美丽景象,此处的“不见”与上一句的“满千山”的雪景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情感的深度。

后两句“洞里仙人贪种玉,岂知人世有春寒”,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借“洞里仙人贪种玉”这一典故,表达了对那些沉迷于追求物质财富或理想世界的人们的思考。他们或许忘记了人间的冷暖,忽略了现实中的季节更迭和人生的无常。通过“岂知”二字,诗人流露出对这些“仙人”的一丝无奈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描绘冬雪与春意的对比中,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和谐,又蕴含了对人类社会现象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张斛
朝代:宋   籍贯:渔阳(治所在今天天津蓟县)   生辰:约公元一一二0年前后在世

张斛[约公元一一二0年前后在世]字德容,渔阳(治所在今天天津蓟县)人。生卒年均不详,辽时南渡,约金太祖天辅中前后在世。仕宋为武陵守。金建国,理索北归,官秘书省著作郎。善书画,工诗宇文虚中颇激赏之。元好问称:“其文笔字画,皆有前辈风调,宇文(虚中)大学士甚赏之。”(《中州集》)斛著有南游、北归等诗集。
猜你喜欢

同诸生登紫阳阁

紫阳高阁枕山阿,纡径层厓长绿萝。

分得异莲疑玉井,飞来细瀑似银河。

境超下界尘俱寂,坐对南薰暑亦和。

何必学仙仍学佛,此中真乐已云多。

(0)

起复北上答友人寄赠二首·其二

几载鱼鸿已杳然,椷书犹喜及行鞭。

碧云久自三城隔,玉树长从一水悬。

客舍偏能追往事,尘途应为感流年。

阶前六翮今何似,日向层霄拟共翩。

(0)

寄答张山人

何来双鲤傍江干,三径如同仲蔚看。

佩以蕙兰芳泽远,诗成珠玉夜光寒。

人从斗色知龙剑,君为鸥盟恋鹖冠。

愧我浪游虚岁月,东篱犹负落英餐。

(0)

答车一中

异乡为客混风尘,薄宦相从似买邻。

世态共看思往事,主恩初下及孤臣。

蛾眉渐老应难妒,鸡肋微名岂遂湮。

汉室谈经推董相,早将三策为君陈。

(0)

十五夜王观察招饮狎鸥亭月色无几雷雨继至感而成咏

西园清夜忝嘉招,尊酒论文乐正饶。

月魄何缘光乍掩,雨师疑亦妒难销。

高谈列炬林鸦散,客思停觞旅雁遥。

稍待风生云雾歛,一轮还自出层霄。

(0)

舟次怀旧

忆昔扁舟此地过,樽前谈咏得羊何。

几回梦断清秋月,何处重听子夜歌。

远道炎蒸愁赤日,孤村云石蔓青萝。

山阳笛在偏增感,不尽离怀对绿波。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