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战城之南,暮战城之北。
阗然一鼓两阵交,杀气暗天太阳白。
将士奋呼击贼,无不以一当百。
矢石既竭,继以锋锷。自未至申,敌兵乃却。
将军战胜气如虎,立马军前点部伍。
西山日落东山昏,收兵渡河河水浑。
白骨堆中鬼语聚,黄沙田上寒邻屯。
战马惊鸣不肯行,腥风吹透伤刀痕。
旧卒三十万,半作离乡魂。
将军要封侯,未肯入雁门。
君不见汉李广,数不偶而奇。
又不见班定远,白头归已迟。
将军兮将军,胡不归享太平时。
朝战城之南,暮战城之北。
阗然一鼓两阵交,杀气暗天太阳白。
将士奋呼击贼,无不以一当百。
矢石既竭,继以锋锷。自未至申,敌兵乃却。
将军战胜气如虎,立马军前点部伍。
西山日落东山昏,收兵渡河河水浑。
白骨堆中鬼语聚,黄沙田上寒邻屯。
战马惊鸣不肯行,腥风吹透伤刀痕。
旧卒三十万,半作离乡魂。
将军要封侯,未肯入雁门。
君不见汉李广,数不偶而奇。
又不见班定远,白头归已迟。
将军兮将军,胡不归享太平时。
这首清代诗人蕴端的《战城南》描绘了激烈的战场景象和战争的残酷。诗中通过“朝战城之南,暮战城之北”展现了战斗的持久与频繁,战斗气氛紧张,“杀气暗天太阳白”渲染出战云密布、阳光惨淡的悲壮场景。
“将士奋呼击贼,无不以一当百”赞扬了士兵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即使面对强敌也毫不退缩。“矢石既竭,继以锋锷”描述了战斗的激烈程度,直到兵器耗尽,战士们仍以肉搏继续战斗。
“自未至申,敌兵乃却”标志着暂时的胜利,然而“将军战胜气如虎”刻画了将领的威严与决心。“西山日落东山昏,收兵渡河河水浑”则展示了战争结束后疲惫而凄凉的景象。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战争后果的反思,“白骨堆中鬼语聚,黄沙田上寒邻屯”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死亡和家园荒芜,战马的惊鸣和刀痕的腥风更增添了哀伤。最后,诗人借汉代名将李广和班超的经历,表达了对将军未能及时享受和平的惋惜,呼唤他们能回归太平盛世。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战争的描绘,又有对和平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认识和对人性关怀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