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饮百觚酒。算杨罗、诸贤而后,道真南否。
故鄣山中虹采眩,闲气应钟牛斗。
演河洛、学探畴九。
万古沧洲传讲舍,嗣缁林、一脉章缝守。
云峰矗、好翘首。隼旟几度方州走。
空慨叹、猗兰难采,斧柯伤手。
出处曾劳金使问,可惜宝文虚受。
叹只锦、频摇箕口。
俎豆自馨千载业,只青编、难洗纤儿丑。
奠苹藻、礼堂牖。
谁饮百觚酒。算杨罗、诸贤而后,道真南否。
故鄣山中虹采眩,闲气应钟牛斗。
演河洛、学探畴九。
万古沧洲传讲舍,嗣缁林、一脉章缝守。
云峰矗、好翘首。隼旟几度方州走。
空慨叹、猗兰难采,斧柯伤手。
出处曾劳金使问,可惜宝文虚受。
叹只锦、频摇箕口。
俎豆自馨千载业,只青编、难洗纤儿丑。
奠苹藻、礼堂牖。
此诗以朱熹的故里为背景,通过描绘朱熹在学术上的贡献与影响,以及后世对其的怀念与敬仰,展现出一种深厚的文化传承精神。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故鄣山中虹采眩”、“云峰矗、好翘首”等,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朱熹思想的深远影响如同山川之壮丽,令人仰望。同时,“万古沧洲传讲舍”、“只青编、难洗纤儿丑”等句,表达了对朱熹学术成就的肯定和对后世学者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坚守学术正道,不受世俗偏见的影响。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先贤的崇敬之情,也有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知识、道德与理想追求的重视。通过“金缕曲”的形式,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相融合,使得作品既有个人化的抒情色彩,又具有普遍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