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中览书罢,举头失青山。
五日无纤云,春晴固应悭。
须臾骤雨过,忽已罗青鬟。
天公自知我,所遇无不安。
奈何苦相戏,晦明翻覆间。
浮云虽暂收,未肯故山还。
终当买不借,践此泥涂艰。
车中览书罢,举头失青山。
五日无纤云,春晴固应悭。
须臾骤雨过,忽已罗青鬟。
天公自知我,所遇无不安。
奈何苦相戏,晦明翻覆间。
浮云虽暂收,未肯故山还。
终当买不借,践此泥涂艰。
这首宋诗《道中遇雨》是高斯得所作,描绘了诗人乘车途中阅读之际,突然遭遇天气变化的情景。首句“车中览书罢,举头失青山”写诗人沉浸在书中,抬头却发现青山已隐没,暗示出行之始。接下来,“五日无纤云,春晴固应悭”表达了对连续晴朗天气的期待落空的遗憾。
然而,诗的转折点在于“须臾骤雨过,忽已罗青鬟”,形容雨来得急促,仿佛为诗人的发髻披上了一层乌云。诗人以幽默的口吻说“天公自知我,所遇无不安”,暗示他对突如其来的雨并不感到困扰,反而认为这是天公对自己的理解与照顾。
然而,诗人又抱怨“奈何苦相戏,晦明翻覆间”,表示对天公反复无常的玩笑有些无奈。尽管雨暂时停歇,“浮云虽暂收,未肯故山还”,诗人期待的晴朗并未长久,青山依旧被云雾遮掩。
最后两句“终当买不借,践此泥涂艰”表达了诗人决心坚定,即使道路艰难,也要坚持前行,亲自去欣赏那久违的青山,而非仅仅借由想象或他人的描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心理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变故时的豁达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