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白云叠巘苍,最幽奇处有书堂。
何人携杖看辋水,大似维摩华子冈。
红树白云叠巘苍,最幽奇处有书堂。
何人携杖看辋水,大似维摩华子冈。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水画卷。首句“红树白云叠巘苍”以鲜艳的红树与洁白的云彩映衬在连绵起伏的山峦间,色彩对比鲜明,展现出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接着,“最幽奇处有书堂”,点明在这片壮丽景色中最独特之处,有一座藏书的书房,隐匿于自然之中,更添了几分神秘与雅致。
“何人携杖看辋水”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仿佛引领读者想象一位行者手持木杖,漫步于清澈的辋水之畔,欣赏着水边的美景,体验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这不仅描绘了人物的活动,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境。
最后一句“大似维摩华子冈”,将眼前的景象与古代高僧维摩诘的居所华子冈相比较,表达了对眼前山水之美的赞叹和向往。维摩诘是佛教中的著名高僧,以其智慧和慈悲著称,此处将山水比作其居所,既是对自然美景的高度评价,也暗含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对精神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客,感而赋此。
花枝临太液,□解语、入温柔。
*桂窟低迷,天香飘荡,倒影迟留。
须知画图难足,更青山环抱帝王州。
□□□□□□,□□□□□□。
□□□□□□□。
凤吹绕瀛洲。
记水浅蓬莱,尘扬沧海,一醉都休。
华胥梦,虽无迹,甚鼎湖、龙去水空流。
青鸟不来难问,玉妃几度仙游。
山滴岚光水拍堤。
草香沙暖净无泥。
只疑误入武林溪。
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
一尊心事百年期。
视水利,敬谒祠下,少道目前之胜慨。
从行者,前岚州知州平晋尹魏章,书吏王中千,中权秉中伯庸,簿尉史彦英。
金石萃编补正卷三
鸣珂绣毂,锦带吴钩。
曾雅称、量金结胜游。
信人间无点事、可挂心头。
须知,不待把闲情酿做闲愁。
只恐落高人第二筹。
歌云容裔,梦雨迟留。
?
惯振芳尘,不楼。
光饰仙春盛迹,点化温柔。
索教颓纵惜花人,标傍风流。
快入醉乡来,刘醉侯。
世间清苦禅和、了心才到安闲地藜床兀兀,经年打坐,颓然假寐。
却甚床边,偶闻牛斗,不知喧蚁。
怪藤条临济,饥餐困卧,方会得、个中味。
争似横江楼上,入帘栊、好山供翠。
悠悠万事,从今都付,黄梁原作粮,兹从丁钞本改炊里。
朝暮阴晴,定应不废,平生甘睡。
笑傍人问我,何当梦觉,为苍生起。
尽录,姑记其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