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渔歌樵唱,觅愁愁在那边。
承流委顺,万事没机关。
眼底江山如画,松环抱、修竹当前。
君便有,侯封相印,到此也须还。
人生消底物,百年都付,茆屋三閒。
但卷舒以道,到了何难。
日月消磨双鬓,中原信、未报平安。
蒙头睡,日高慵起,帘影上三竿。
归去来兮,渔歌樵唱,觅愁愁在那边。
承流委顺,万事没机关。
眼底江山如画,松环抱、修竹当前。
君便有,侯封相印,到此也须还。
人生消底物,百年都付,茆屋三閒。
但卷舒以道,到了何难。
日月消磨双鬓,中原信、未报平安。
蒙头睡,日高慵起,帘影上三竿。
这首词以"归去来兮"开篇,仿佛诗人已经远离尘世,投身于渔歌樵唱之中,寻找那份内心的宁静。他选择顺应自然,不执着于世俗功名,认为世间万物皆无定数,江山如画,松竹环绕,即使有侯封相印,他也认为在此处应回归本真。词中流露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接下来,诗人感叹人生短暂,百年光阴转瞬即逝,他更愿意在茅屋中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以道为伴,随性而行,认为这样的生活并不艰难。岁月匆匆,他关心的是国家的安危,虽然未能报效,但仍心系中原。
最后,诗人描绘了自己慵懒的生活状态,蒙头而睡,直至日上三竿,帘影斑驳,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淡然。整首词以山居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道义和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