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御经筵讲大学衍义有感赋此》
《御经筵讲大学衍义有感赋此》全文
明 / 朱厚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帝王所图治,务学当为先。

下作民之主,上乃承之天。

致治贵有本,本端化自平。

人君所学者,其序有后前。

正心诚其意,志定必不迁。

吾志既能定,理道岂复颠。

身修本心正,家国治同然。

国治乃昭明,万邦斯协焉。

于变帝尧典,思齐文王篇。

万国修身始,朕念方拳拳。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皇帝朱厚熜在御经筵讲授《大学衍义》时有感而发的作品。全诗围绕“治国先治学”的主题展开,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首句“帝王所图治,务学当为先”点明了治国之道的起点在于学习,强调了知识与学问对于君主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接下来,“下作民之主,上乃承之天”两句,通过对比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以及君主与天命的联系,进一步阐述了君主作为人民的领导者,应当以学习为基础,承担起上承天命的责任。

“致治贵有本,本端化自平”指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找到正确的根本,即通过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实践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接着,“人君所学者,其序有后前”表明君主的学习过程应当遵循一定的顺序,从内心修养开始,逐步深入。

“正心诚其意,志定必不迁”强调了内心正直和诚意的重要性,只有意志坚定,才能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不偏离正道。诗人认为,如果君主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吾志既能定,理道岂复颠”,即理性和道德的道路自然会清晰可见。

“身修本心正,家国治同然”进一步说明个人的修养与国家的治理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内心正直的人,其家庭和国家都能得到良好的治理。最后,“国治乃昭明,万邦斯协焉”表达了国家治理得当,就能使万国和谐共处的理想愿景。

“于变帝尧典,思齐文王篇”引用古代圣贤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明君的敬仰,并以此为榜样,希望自己的统治也能达到那样的高度。“万国修身始,朕念方拳拳”则表明诗人决心以身作则,致力于提升自我修养,以此引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体现了朱厚熜作为一位重视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君主,对于治国理政的独到见解和理想追求。

作者介绍
朱厚熜

朱厚熜
朝代:明   生辰: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汉族,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嘉靖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强的一位,他为人非常聪明,尤其在书法和文辞修养都有不错的造诣。史书评价嘉靖帝为“中兴之主”,说他“有不世之奇谟六,无竞之伟烈四,而又有震世之独行五”。 
猜你喜欢

送项仲融游金陵三首·其一

长板桥头听曲声,徐娘虽老尚多情。

门前车马无人问,自按《梁州》促柱筝。

(0)

十八夜得黄六秀才都下书以前中秋十三夜发

一纸千金手自裁,片鸿遥托渡江来。

祇应不隔嫦娥面,月里封题月里开。

(0)

长安立春日

城上高楼五凤凰,春云春日转年芳。

镂金作胜家家帖,剪彩为花树树妆。

太液池中波早绿,昭阳殿里柳先黄。

陇梅消息无人寄,断尽江南思妇肠。

(0)

同徐子过岳山人

爱尔中林静,莺啼下碧除。

风清徐稚榻,花映邺侯书。

帘际凉露切,城阴夏木虚。

论文竟西日,片片落琼琚。

(0)

登天湖山

天湖台殿迥,鸟路出人寰。

佛远无新供,僧闲自古颜。

寒泉生石井,垂茑翳松关。

不缘残照敛,唱咏未言还。

(0)

济之怪余久归赋杂言解嘲二首·其一

白绩含闺怨,吴蚕五月空。

但知桑叶绿,不识茜花红。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