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雏何事出山迟,据案开缄谩朵颐。
闻道苍筤三十万,可能浑长化龙枝。
竹雏何事出山迟,据案开缄谩朵颐。
闻道苍筤三十万,可能浑长化龙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饶节所作的《双池通老以笋见遗发之皆腐矣作颂戏之》。诗中以竹笋为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句“竹雏何事出山迟”,以竹笋生长缓慢比喻时间的缓慢流逝,同时也暗含了对竹笋未能及时破土而出的惋惜之情。接着,“据案开缄谩朵颐”一句,通过描述打开包裹后发现食物已经腐败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与遗憾。
“闻道苍筤三十万,可能浑长化龙枝。”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竹笋的数量夸张至三十万,以此强调竹笋数量之多,同时又以“化龙枝”这一象征性表达,寄托了对竹笋最终能成材、实现其价值的美好愿望。然而,由于前文提到的食物腐败,这里的“化龙枝”似乎也带有一丝讽刺意味,暗示即便竹笋数量再多,也可能因种种原因而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笋生长过程的描绘,以及对其最终命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生命、价值等主题的深刻感悟和反思。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叹,也有对生命力顽强的赞美,以及对个人追求与现实局限之间矛盾的探讨。
蜀江何限,记汀蒲如画,前番风色。
扁棹留君应有意,分与一拳秋碧。
滴溜疑穿,皱云比瘦,奇骨何人识。
梅边清对,梦痕犹恋烟汐。
当日赤壁纵横,艨艟敛尽,遗恨空沈戟。
抉水奔猊留断影,只伴骚人行笈。
冰柱高吟,雪盆小供,幽致俱无匹。
补天终负,客中丝鬓添白。
碎珠一一,借粉函敛取,家林冰雪。
笺管留珍,不待良金铸花骨。
劫后人天岁晚,莫尽愁、灵芬销歇。
算几生、风味依然,流藻入词笔。
何况都房旖旎,瓣香致叩叩,薰遍芸叶。
展取镫宵,与媵芳尊,恰称宜春奁帖。
罗浮新月关同梦,愿双化、书丛仙蝶。
倘数将、滂喜家珍,定有外孙能说。
青松冷日,甚推排不去,无情春色。
强与风光流转处,依旧清明寒食。
戍鼓楼台,佛香尘土,三两初莺识。
琴声悽断,断肠花外残客。
天末谁为招魂,薜萝山鬼,哀些空吟得。
尽有贞元朝士感,白首同归尤惜。
旧顿天寒,新亭日暮,泪尽山阳笛。
沧桑何事,出林烟磬初寂。
峨如千尺崩松,破空雷雨飞无地。
京华游侠,山林栖遁,斯人憔悴。
一瞑随尘,九州来日,谅非吾事。
正苍黄急劫,推枰撒手,浑不解,茫茫意。
也识彭殇一例,怆前尘、飙轮弹指。
长城并马,沧溟击楫,穷秋万里。
归卧荒江,中宵破梦,惨春衰涕。
更大招愁赋,湘魂纵返,甚人间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