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萧给事》
《寄萧给事》全文
唐 / 徐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危言危行古时人,归向西山卧白云。

买宅尚寻徐处士,餐霞终访许真君。

容颜别后应如故,诗咏年来更不闻。

今日城中春又至,落梅愁绪共纷纷。

(0)
翻译
行为正直的人在古代就存在,他选择归隐西山,与白云为伴。
为了寻找像徐处士那样的高人,他购买宅院,还期待能见到仙人许真君。
容貌虽然改变,但内心依旧,近年来他的诗作却不再被人听见。
如今城中的春天又来临了,落梅花瓣纷飞,勾起了我无尽的愁绪。
注释
危言:正直的言论。
危行:正直的行为。
古时人:古代有道德操守的人。
西山:指隐居的地方。
卧白云:隐居山林。
徐处士:品德高尚的隐士。
餐霞:道教修炼者食用云霞,象征长生不老。
许真君:道教传说中的仙人。
容颜:外貌。
别后:分别之后。
如故:保持原样。
更不闻:不再被听到。
城中:城市之中。
春又至:春天再次到来。
落梅:飘落的梅花。
愁绪:忧郁的情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开篇“危言危行古时人,归向西山卧白云”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古代隐逸之士的仰慕,他们敢于直言不讳,并且选择远离尘嚣,隐居于自然之中。在这里,“西山”和“白云”成为超凡脱俗的象征。

接着,“买宅尚寻徐处士,餐霞终访许真君”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古代高士的向往。徐处士和许真君都是历史上的隐逸之士,诗人希望能够找到他们那样的清净之地,并且像他们一样能享受与自然为伴的生活。

“容颜别后应如故,诗咏年来更不闻”两句,则透露出一丝对友情的怀念和失落。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即使分别之后,外貌可能依旧,但内心的情感已经发生了变化,或者说是交流的减少,让彼此之间的联系变得遥远。

最后,“今日城中春又至,落梅愁绪共纷纷”两句,则是诗人对当前环境的感受。春天到来,但诗人的心情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感到愁绪不断,可能是由于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孤独形成了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隐逸之士的追思和自我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向往自然纯净生活的情怀。

作者介绍
徐铉

徐铉
朝代:唐   字:鼎臣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生辰:916年—991年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猜你喜欢

呈王侍郎昆仲二首·其二

往未瞻乌府,先曾涉杏坛。

予诗廑和答,贻教异暄寒。

名位元相绝,知闻共骇观。

干霄峙松柏,流水会波澜。

应念登门旧,几嗟行路难。

蒸湘方渺渺,淮楚忘曼曼。

既见得良慰,语离还浩叹。

深思尽心曲,直觉欠豪端。

(0)

端峰往还三首·其一

振衣犹户内,发兴已云端。

问路非生境,逢人若素欢。

行知近林邃,望觉远峰攒。

顾可资瞻眺,胡能恤髀髋。

(0)

常山道中二首·其一

发轫茅檐雨,营炊野店烟。

春晴不难解,客恨自多牵。

麦浪摇成涌,梅飞去若仙。

画中端有句,诗里亦安禅。

(0)

寄曾使君昭

溪山杖策过山林,万竹千梅可慰心。

已悟濠鱼真得计,未嫌郢曲谢知音。

飞腾要路终无那,咫尺春风且细寻。

诗自空青受山谷,到公探讨益精深。

(0)

寄送周子中监丞赴舒州二首·其二

欲问淮南米,皆云岁不登。

疲羸不难活,摩抚政须能。

但使荒田辟,无劳铸铁增。

素书宁敢寄,苦语未宜憎。

(0)

寄处州季侍御二首·其二

已上湘祠请,犹须汉腊期。

侧听惟此雁,发兴在南枝。

贫已长年事,官宁向老为。

旧闻烟雨观,犹拟和公诗。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