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诵易与天游,君命相催不肯休。
时节固知来则是,功名却以得为忧。
翠蓬云气生衣袂,金殿阳光动冕旒。
此际一言能悟主,始堪回首旧林丘。
焚香诵易与天游,君命相催不肯休。
时节固知来则是,功名却以得为忧。
翠蓬云气生衣袂,金殿阳光动冕旒。
此际一言能悟主,始堪回首旧林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繁忙政务之余,焚香诵读《周易》,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宇宙的真理。他虽受君命催促,却仍坚持内心的追求,展现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如翠绿的蓬草、飘动的衣袂、金光闪耀的宫殿和冕旒,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时节固知来则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转、机遇到来的深刻理解,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功名却以得为忧”,则揭示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态度,认为追求功名不应成为内心忧虑的来源。
“翠蓬云气生衣袂,金殿阳光动冕旒”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翠绿的蓬草仿佛与云气交融,衣袂随风轻舞;而金碧辉煌的宫殿中,阳光洒落在冕旒上,熠熠生辉。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诗人精神世界的纯净与高雅。
最后,“此际一言能悟主,始堪回首旧林丘”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恰当的时机,能够以一句话点醒君主,使君主明白某些道理,从而达到影响国政的目的。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隐居生活的一种怀念,以及对当前官场生活的某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以及其在官场与自然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
桃源城头万木秋,桃源渡口黄河流。
黄河一去不复返,天风万里吹古愁。
荒郊莽荡走狐兔,石栋曲屈盘龙虬。
天下英雄曹与刘,虎臣矫矫何所谋。
中原未复壮士去,至今精灵耿耿光神州。
千秋桃花不复发,卧龙何处声啾啾。
秦人到此不须住,野磷夜夜吹枯树。
天风吹落九塞寒,使者高标切云冠。
夜半骑马如跨龙,白玉之鞭黄金鞍,马首明珠声珊珊。
赤髯绿眼光走电,提戈百万俱材官。
忽然紫气逼长安,闻君已到使君滩。
望而不见空长叹,朝趍碣石暮邯郸。
何当白日生羽翰,寻尔直上青云端。
云中吹箫弄紫鸾,仙人授我金液丹。
洗之天河吹波澜,波澜一洗天河干。
支机之石日夜残,纵有女娲不得完。
手持明月如弄丸,下照人间千琅玕。
人间天上长交欢,永无离别摧心肝。
君不见双剑精露千万丈,至今人向斗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