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送玄静先生赴金坛》
《诗送玄静先生赴金坛》全文
唐 / 李隆基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紫府烟霞士,玄宗道德师。

心将万籁合,志与九仙期。

绝俗遗尘境,同人喜济时。

访经游玉洞,敷教入瑶墀。

茅岭追馀迹,金坛赴远思。

阴宫春旧记,阳观饬新祠。

缅想埋双璧,长怀采五芝。

真灵若可遇,鸾鹤伫来兹。

(0)
翻译
紫色仙境的隐士,玄宗时期的道德导师。
内心与万物和谐共鸣,志向与九位仙人相约。
超脱世俗,远离尘埃,与志同道合者共济天下。
寻访经典,在玉洞游历,传播教诲至神圣之地。
追踪茅岭的遗迹,前往遥远的金坛,思绪飘向远方。
阴间的宫殿仍记得春天的往事,阳世的观宇更新着神祠。
怀念那埋藏的双璧,长久期盼采集仙草五芝。
如果真灵能相遇,我期待鸾鹤降临此地。
注释
紫府:紫色仙境。
烟霞:云雾缭绕。
士:隐士。
玄宗:唐朝皇帝唐玄宗。
道德师:道德修养的导师。
万籁:万物的声音。
合:融合。
九仙:传说中的仙人。
期:期望。
绝俗:超凡脱俗。
遗尘境:远离尘世。
济时:救济时世。
玉洞:道教的仙境。
瑶墀:宫殿的台阶。
茅岭:地名,可能指道教圣地。
金坛:道教活动场所。
阴宫:阴间宫殿。
阳观:阳世庙宇。
双璧:象征珍贵的事物。
五芝:道教传说中的五种仙草。
真灵:神仙之灵。
鸾鹤:神话中的仙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隆基的作品,名为《送玄静先生赴金坛》。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对道德高深、修为超凡的玄静先生的崇敬和不舍。

"紫府烟霞士,玄宗道德师。心将万籁合,志与九仙期。" 开篇即描绘玄静先生神游紫府,道法高深,与众不同。他心怀大志,愿与仙人为伍,追求超脱尘世的境界。

"绝俗遗尘境,同人喜济时。访经游玉洞,敷教入瑶墀。" 玄静先生超越了凡人的尘境,与众人共享道法之乐,他在玉洞中研读仙经,在瑶台上传授道术。

"茅岭追馀迹,金坛赴远思。阴宫春旧记,阳观饬新祠。" 诗人追忆玄静先生在茅岭留下的足迹,而今他要去往金坛,心中怀念那片神秘的土地。阴宫和阳观分别象征着道法修炼的不同阶段和境界。

"缅想埋双璧,长怀采五芝。真灵若可遇,鸾鹤伫来兹。" 诗人表达了对玄静先生的深切思念,如同埋藏宝璧一般珍贵。同时也希望能够像采集仙草一样,得到玄静先生的指点和启迪。如果真灵能够相遇,那将是多么荣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道法修炼的描述,展现了玄静先生的高洁品格和深厚学问,以及诗人自己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隆基

李隆基
朝代:唐   生辰: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
猜你喜欢

吴大帝之ㄧ

大江东去走征帆,凭吊吴峰日色衔。

金粉江山初得主,英雄兄妹迥非凡。

刘曹并世能分据,瑜亮同时不信谗。

遗庙尚存王气尽,秋风萧瑟响松杉。

(0)

题行箧内所携米海岳各帖戏效渔洋论诗绝句

欧褚摹临觉逼真,鹿门居士但传神。

赏心合在骊黄外,未必唐人过宋人。

(0)

夏日得雨同书楸村给谏赋

输粟重洋役汎舟,济时方略愧前筹。

万家聚岛如孤旅,三日为霖解百忧。

声振地雷横出海,势分天汉倒悬流。

会须斗酒从田父,叱犊村中看绿畴。

(0)

舟中夜坐

东望扶桑好问津,珠宫璇室俯为邻。

波涛静息鱼龙夜,参斗横陈海宇春。

似向遥天飘一叶,还从明镜渡纤尘。

閒吟抱膝樯乌下,薄露泠然已湿茵。

(0)

登屏山

徙倚芝苔径,白云盈我衣。

新花开欲遍,啼鸟散还飞。

笑逐山光入,醉携春色归。

更馀幽兴在,淡尔发清机。

(0)

游仙山引

天地如橐钥,日月如弹丸。

群生于其间,役役不得安。

纵有谈蓬瀛,望昆山,波涛汗漫深莫测,丹阙嵯峨不可攀。

采芝饵朮,倏忽凋朱颜。

乘白云,周绝域,上见紫霄之宫阙。

座列群辟,酌流霞,饮玉液,龙吹篪兮虎鼓瑟。

舞霓衣,振雷鼓,玉女嫣然侍吾侧。

上帝顾之而一笑,下方闻之而霹雳。

吾将驱风驭,鞭云师,追羲和之命驾,使不得东骋而西驰。

自无殇夭与耄期,歌且乐兮复何悲。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