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舂隐西崦,密云生北岭。
行宫已清佳,况近招提境。
致兼松竹幽,意与琴书永。
去住惟所如,今昔观平等。
隔墙闻钟鱼,可以发清省。
下舂隐西崦,密云生北岭。
行宫已清佳,况近招提境。
致兼松竹幽,意与琴书永。
去住惟所如,今昔观平等。
隔墙闻钟鱼,可以发清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在行宫中独坐的宁静场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色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平和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下舂隐西崦,密云生北岭”以夕阳西下、云雾缭绕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行宫已清佳,况近招提境”,点明了地点是行宫附近靠近寺庙的地方,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清幽与宁静。接下来的“致兼松竹幽,意与琴书永”两句,通过松竹的幽静与琴书的永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持久欣赏。
“去住惟所如,今昔观平等”则体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的超脱态度,以及对生活选择的自由与平等观念。“隔墙闻钟鱼,可以发清省”最后两句,以远处寺庙的钟声和鱼鸣为背景音,引发诗人深思,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和深刻的内心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香林侍云门,阅十八寒暑。
刚把野狐涎,涴却所衣褚。
汝侍吾笔砚,我元无一语。
乃以羊角峰,蘸竭东湖水。
学本无止法,犹海深无底。
斥鴳从卑飞,大鹏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