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然居士施曲木禅床因坐小参以颂示众》
《灵然居士施曲木禅床因坐小参以颂示众》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古风

灵然家秘曲木床,愿供长灵坐八荒。

衲子惺惺为掀倒,翻然独露本然光。

本然光透呵呵笑,无限虚空呈一窍。

南海波斯弄琵琶,声声解作单于调。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守卓所作,名为《灵然居士施曲木禅床因坐小参以颂示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深邃意境。

首句“灵然家秘曲木床”,描绘了一张隐藏在灵然居士家中的神秘曲木禅床,暗示了禅修的场所和工具,具有引导心灵进入静谧状态的作用。接下来,“愿供长灵坐八荒”表达了禅者希望通过这张禅床,让心灵得以超越时空界限,达到与宇宙万物同在的境界。

“衲子惺惺为掀倒,翻然独露本然光”中的“衲子”指的是僧侣,这里通过“掀倒”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打破常规、超越表象的精神追求,最终揭示出内在的真我之光。这句诗强调了禅修过程中对自我认知的觉醒和超越。

“本然光透呵呵笑,无限虚空呈一窍”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本然光”的显现,禅者内心的喜悦和智慧得以释放,如同虚空中的一个洞口,展示了无限的可能和自由。这里的“呵呵笑”不仅是一种内心的欢愉,更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豁达接纳。

最后,“南海波斯弄琵琶,声声解作单于调”以音乐为喻,将禅者的修行比作波斯人在南海弹奏琵琶,每一声都蕴含着对远方(单于)的理解和共鸣。这不仅体现了艺术与禅修之间的相通之处,也寓意着通过修行,个体能够与更广阔的世界和宇宙产生深刻的联系和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深刻内涵和精神追求,以及个体在修行过程中的自我发现和超越。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六十初度自寿四首·其二阮郎归

行年六十鬓斓斑。皇恩特放还。高堂设席对青山。

秋来正未閒。阴忽霁,暑新寒。笙歌夜未阑。

傍人莫笑老嗤顽。人生到此难。

(0)

花开

花开醉不休,花谢莫深愁。

纵使花长在,东风也白头。

(0)

同陈景明林熙绩赋得折梅寄远

故人别我音尘阙,两见寒梅破香雪。

怅望清飞官阁云,相思梦断罗浮月。

去年花落客辞家,今岁花开天一涯。

水远山长愁不极,思君千里寄梅花。

踟蹰欲折伤离思,折梅旧是看花处。

身似山中瘦影留,魂随马上寒香去。

折梅莫折盛开时,寄君遥寄未开枝。

到时正及花开日,远道悠悠春信迟。

(0)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其十九

杨柳楼头月半规,笙歌院里夜深时。

花枝的的难长好,漏水丁丁不肯迟。

金串袖笼新藕滑,翠眉奁映小蛾垂。

风情多少愁多少,百结愁肠说与谁。

(0)

晓发

村鸡啼喔喔,取火照行李。

隔篱谢主人,出门渡溪水。

岂不爱山林,那复入城市。

仰观罗浮岭,白云犹未起。

(0)

长安

白云望不尽,高楼空倚栏。

中霄鸿雁过,来处是长安。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