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硖寄趣少,晚行偏忆君。
依然向来处,官路溪边云。
兹路岂不剧,能无俗累纷。
槐阴永未合,泉声细犹闻。
弥叹春罢酒,牵卑从此分。
登高望城入,斜影半风薰。
出硖寄趣少,晚行偏忆君。
依然向来处,官路溪边云。
兹路岂不剧,能无俗累纷。
槐阴永未合,泉声细犹闻。
弥叹春罢酒,牵卑从此分。
登高望城入,斜影半风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早春时节,途经七岭之地的感慨与情怀。开篇“出硖寄趣少”,表达了行者离开某个地方时心中所剩不多的情愫,这里“硖”可能指的是一个隐逸之地或山谷。
接着“晚行偏忆君”,则是说在日暮时分,行者的思念之情特别强烈,怀念着某位亲朋好友。紧接着,“依然向来处,官路溪边云”,表明诗人仍旧走向那曾经到过的地方,那里有官道和潺潺溪流,周围环绕着云雾。
“兹路岂不剧,能无俗累纷”一句,则表现了行者对于旅途的艰辛和复杂的人世纠缠感到困惑。这里的“俗累”可能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尘世的烦恼。
随后,“槐阴永未合,泉声细犹闻”,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孤寂的景象。槐树的阴影久久不变,而远处依稀传来泉水细微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弥叹春罢酒,牵卑从此分”,则是说诗人在感慨中品尝着春日的美酒,同时也感到了与某种事物或情感的别离,这里的“牵卑”可能指的是心中的不舍。
最后,“登高望城入,斜影半风薰”,则是诗人在登上高处,眺望着远方的城郭,夕阳西下,光线斜入,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这种景象让人感觉到一种温暖而又淡定的情绪。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行者内心世界的情感流转,展现了早春旅途中的孤独与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画阁连云,疏帘隔梦,人间无此高寒。
石瘦苔荒,一轮冻月团圞。
悄然万籁声俱寂,凭烟痕、绿上毫端。
对横枝,依约微吟,画损阑干。
深宵不用银缸照,爱横斜疏影,写向冰纨。
仿佛瑶妃,半鬟香雾初乾。
披图忍读琴清句,侍慈帏、画卷曾看。
听烟梢,翠羽飞来,同话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