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春过七岭寄题硖石裴丞厅壁》
《早春过七岭寄题硖石裴丞厅壁》全文
唐 / 萧颖士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出硖寄趣少,晚行偏忆君。

依然向来处,官路溪边云。

兹路岂不剧,能无俗累纷。

槐阴永未合,泉声细犹闻。

弥叹春罢酒,牵卑从此分。

登高望城入,斜影半风薰。

(0)
翻译
离开硖石寄寓的情感淡薄,夜晚行走特别想念你。
还是回到原来的地方,官道旁溪水边的云雾缭绕。
这条路难道不艰难,怎能没有世俗的困扰纷繁。
槐树的阴影还未完全遮蔽,泉水的声音还清晰可闻。
更加感叹春天已过,饮酒的乐趣从此与我分离。
登上高处远望城池,夕阳斜照半是微风熏染。
注释
晚行:夜晚行走。
忆:想念。
来处:原来的地方。
官路:官道。
剧:艰难。
俗累:世俗困扰。
槐阴:槐树的阴影。
合:遮蔽。
春罢:春天结束。
牵卑:引申为分离。
登高:登上高处。
风薰:微风吹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早春时节,途经七岭之地的感慨与情怀。开篇“出硖寄趣少”,表达了行者离开某个地方时心中所剩不多的情愫,这里“硖”可能指的是一个隐逸之地或山谷。

接着“晚行偏忆君”,则是说在日暮时分,行者的思念之情特别强烈,怀念着某位亲朋好友。紧接着,“依然向来处,官路溪边云”,表明诗人仍旧走向那曾经到过的地方,那里有官道和潺潺溪流,周围环绕着云雾。

“兹路岂不剧,能无俗累纷”一句,则表现了行者对于旅途的艰辛和复杂的人世纠缠感到困惑。这里的“俗累”可能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尘世的烦恼。

随后,“槐阴永未合,泉声细犹闻”,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孤寂的景象。槐树的阴影久久不变,而远处依稀传来泉水细微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弥叹春罢酒,牵卑从此分”,则是说诗人在感慨中品尝着春日的美酒,同时也感到了与某种事物或情感的别离,这里的“牵卑”可能指的是心中的不舍。

最后,“登高望城入,斜影半风薰”,则是诗人在登上高处,眺望着远方的城郭,夕阳西下,光线斜入,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这种景象让人感觉到一种温暖而又淡定的情绪。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行者内心世界的情感流转,展现了早春旅途中的孤独与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作者介绍
萧颖士

萧颖士
朝代:唐

萧颖士(717~768年),字茂挺,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人,郡望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唐朝文人、名士。萧高才博学,著有《萧茂挺集》。门人共谥“文元先生”。工于书法,长于古籀文体,时人论其“殷、颜、柳、陆,李、萧、邵、赵,以能全其交也。”工古文辞,语言朴实;诗多清凄之言。家富藏书,玄宗时,家居洛阳,已有书数千卷。安禄山谋反后,他把藏书转移到石洞坚壁,独身走山南。其文多已散佚,有《萧梁史话》《游梁新集》及文集10余卷,明人辑录有《萧茂挺文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20首,收其文2卷。
猜你喜欢

点绛唇.春暮

轻暖轻寒,单衣未试春将去。满庭飞絮。

草色青如许。目送征鸿,愁绪萦千缕。闲凝伫。

凭栏无语。芳树斜阳暮。

(0)

浪淘沙

玉露下泠泠。斜汉无声。风吹砌竹近三更。

一带红墙临小院,飞过流萤。寂寞绕廊行。

屈戌双扃。往来魂梦不分明。

珠泪半干灯半灺,一晌忪惺。

(0)

菩萨蛮.饯湘友侄

井梧深掩苔痕碧。画阑同倚看新月。转眼别愁生。

妆楼锁夕阴。秋光刚过半。人与秋俱远。

来岁值中秋。还期续胜游。

(0)

阑干万里心.山居

几点青山翠抹烟。移家相傍水云边。

日长无事枕书眠。听流泉。半是闲人半是仙。

(0)

高阳台.题顾羽素表姑《绿梅影楼填词图》

画阁连云,疏帘隔梦,人间无此高寒。

石瘦苔荒,一轮冻月团圞。

悄然万籁声俱寂,凭烟痕、绿上毫端。

对横枝,依约微吟,画损阑干。

深宵不用银缸照,爱横斜疏影,写向冰纨。

仿佛瑶妃,半鬟香雾初乾。

披图忍读琴清句,侍慈帏、画卷曾看。

听烟梢,翠羽飞来,同话心酸。

(0)

菩萨蛮

萱亲相爱如金玉。娇痴未识从亲欲。生性太乖违。

长将亲意回。离亲三阅月。泪眼都成血。

存世复何为。莫如早早归。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