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桁沈沈,蕙薰扶起新寒浅。
玉钩消息不分明,人比天涯远。飘荡东风未惯。
尽关情、莺窥燕盼。乍移灯火,又转阑干,湘魂愁颤。
深坐前宵,画堂斜掩金波满。
朦胧花雾散如潮,蜻翼捎香断。别绪春云暗卷。
记殷勤、惊鸿半面。夜明空许,觅遍芳尘,黄昏亭院。
绣桁沈沈,蕙薰扶起新寒浅。
玉钩消息不分明,人比天涯远。飘荡东风未惯。
尽关情、莺窥燕盼。乍移灯火,又转阑干,湘魂愁颤。
深坐前宵,画堂斜掩金波满。
朦胧花雾散如潮,蜻翼捎香断。别绪春云暗卷。
记殷勤、惊鸿半面。夜明空许,觅遍芳尘,黄昏亭院。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在春寒中思念远方的情景。"绣桁沈沈,蕙薰扶起新寒浅",通过沉静的绣帷和淡淡的蕙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温馨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期待。"玉钩消息不分明,人比天涯远",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深深挂念,以及通信的艰难和距离带来的无尽相思。
"飘荡东风未惯",东风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时光的流逝,也暗示了主人公对时光流转中人事变迁的无奈。"尽关情、莺窥燕盼",借莺燕之眼窥探,进一步强化了主人公对爱人的期盼。"乍移灯火,又转阑干,湘魂愁颤",通过夜晚的场景,描绘了主人公辗转反侧、愁肠百结的形象。
上片以环境和情感的描绘为主,下片则转向回忆和寻觅。"深坐前宵,画堂斜掩金波满",回忆起前夜的画面,满室的月光如同金波,更显寂寥。"朦胧花雾散如潮,蜻翼捎香断",以花雾和蜻蜓带香的意象,寓言了昔日的美好瞬间已随风消散。"别绪春云暗卷",将离愁比作春云,浓重而难以排遣。
最后三句"记殷勤、惊鸿半面。夜明空许,觅遍芳尘,黄昏亭院",再次强调了记忆中的美好和现实中寻找的无果,黄昏时分的寂静和落寞,凸显了主人公深深的失落和哀怨。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作者对闺中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