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齐尚书泰黄学士子澄》
《齐尚书泰黄学士子澄》全文
清 / 严遂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龙虎山高北燕翔,兵声藉口罪齐黄。

忍因发难诛晁错,恃以成功相李纲。

一死报君犹气节,两人误国共文章。

金川门启宫中火,漫指西南路渺茫。

(0)
鉴赏

这首诗《齐尚书泰黄学士子澄》由清代诗人严遂成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剖析,展现了对权力与责任、忠诚与误国的思考。

首联“龙虎山高北燕翔,兵声藉口罪齐黄”,以龙虎山的高耸和北燕飞翔的景象起笔,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同时借以比喻历史事件的复杂与深远影响。接着,“兵声藉口罪齐黄”一句,暗指历史上的冤案,即借战争之名,对齐黄等人进行不公正的指责与惩罚。

颔联“忍因发难诛晁错,恃以成功相李纲”,通过对比晁错和李纲两位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了对权力滥用和误国行为的批判。晁错因主张削藩而被杀,李纲则因功高震主而受到猜忌。这两句诗揭示了在权力斗争中,往往牺牲的是无辜之人,而真正的国家栋梁却可能因政治算计而遭受不公对待。

颈联“一死报君犹气节,两人误国共文章”,进一步深化了对忠诚与误国的探讨。这里提到的“一死报君”指的是忠臣为国捐躯,即使是在死亡面前仍保持高尚的气节;而“两人误国共文章”则暗示了齐尚书泰和黄学士子澄虽有才华,但因政治失策或决策失误,最终导致国家陷入困境。这一联强调了个人品质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

尾联“金川门启宫中火,漫指西南路渺茫”描绘了一幅国家动荡、局势危急的画面。金川门开启象征着朝廷内部的混乱,宫中大火则是国家危机的象征。最后,“漫指西南路渺茫”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暗示了国家在面对内忧外患时的艰难处境。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对权力、忠诚、责任与国家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命运,以及对国家动荡局面的描绘,诗作传达了对正义、忠诚与明智决策的呼唤,以及对国家稳定与繁荣的深切期盼。

作者介绍
严遂成

严遂成
朝代:清   字:崧占(一作崧瞻)   号:海珊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生辰:1724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猜你喜欢

二绝寄章氏女子·其二

益昌春晚百花开,骨肉今朝对酒杯。

共说相思悲复喜,就中怜汝不同来。

(0)

瑞金县道中

野水深深小径斜,旧时闻是富人家。

乱馀田地浑无主,近有流移来种麻。

(0)

调笑转踏·其十一

调笑。楚江渺。粉面修眉花斗好。擎荷折柳争相调。

惊起鸳鸯多少。渔歌齐唱催残照。一叶归舟轻小。

(0)

次韵弟茂通立春四首·其四

富人百屋看钱堆,不省东风几日来。

报答春光须我辈,要当剧饮纵欢咍。

(0)

中书侍郎傅公挽词·其二

洛社瞻贤躅,书筵继老成。

声容陪夙昔,论议想平生。

节与盘山峻,名随沇水清。

草堂空旧隐,松月为谁明。

(0)

送周思道再知汉州三首·其二

使君昔日抚疲羸,曾奏囊封有直词。

一卧家山今白首,重来犹拥旧旌旗。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