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州》
《明州》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丰年满路笑歌声,蚕麦俱收谷价平。

村步有船衔尾泊,江桥无柱架空横。

海东估客初登岸,云北山僧远入城。

风物可人吾欲住,担头莼菜正堪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íngzhōu
sòng / yóu

fēngniánmǎnxiàoshēngcánmàishōujiàpíng

cūnyǒuchuánxiánwěijiāngqiáozhùjiàkōnghéng

hǎidōngchūdēngànyúnběishānsēngyuǎnchéng

fēngrénzhùdāntóujuécàizhèngkānpēng

注释
丰年:丰收之年。
满路:到处都是。
笑歌声:欢声笑语。
蚕麦:蚕丝和小麦。
俱收:都已收获。
谷价平:谷物价格稳定。
村步:村庄小路。
衔尾泊:首尾相接地停靠。
江桥:江上的桥。
无柱架空横:没有支柱,悬空横跨。
海东估客:海边的商人。
初登岸:刚刚登陆。
云北山僧:云雾北方的山中僧人。
远入城:远道而来进入城市。
风物可人:风景宜人。
吾欲住:我想居住。
担头:担子上。
莼菜: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于烹饪。
正堪烹:正好用来烹饪。
翻译
丰收之年路上笑声歌声不断,蚕丝麦子都已收获,谷价平稳。
村庄小径边停靠着船只,首尾相连;江上的桥没有柱子,悬空横跨水面。
海边的商人刚刚登陆,云北的山僧从远方来到城市。
这里的风景让人喜爱,我想留下来;担头上的莼菜正好用来烹饪。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丰收季节的欢乐景象和诗人对明州(今浙江宁波一带)的喜爱之情。首句“丰年满路笑歌声”生动展现了丰收带来的喜悦,人们笑语欢歌,充满了生活的满足。接着,“蚕麦俱收谷价平”进一步强调了丰收带来的实惠和平稳的物价。

“村步有船衔尾泊,江桥无柱架空横”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写出了江南水乡的宁静与便利,船只依次停靠,江桥轻盈地横跨水面,没有繁复的支撑,显得简洁而优美。

“海东估客初登岸,云北山僧远入城”两句则切换视角,展示了商业活动和宗教生活的融入,海东来的商人刚刚登陆,而远方的山僧也踏入城市,增添了生活的多元色彩。

最后,“风物可人吾欲住,担头莼菜正堪烹”表达了诗人对明州风土人情的深深喜爱,他甚至想在此久居,因为新鲜的莼菜正适合用来烹饪,这不仅体现了当地美食的魅力,也流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陆游的《明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丰收时节的乡村景象和生活气息,以及诗人对这里的深深眷恋,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人文的热爱。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登烟雨楼

此日真晴好,偏登烟雨楼。

微茫一水外,远近万家浮。

白鹭依沙岸,渔罾聚曲洲。

烟光霞影杂,□□□淹留。

(0)

挽吴司李堵夫人·其一

秋入天台长簟清,安仁此夕不胜情。

幽溪只是平时水,呜咽流成别样声。

(0)

和吴司李老僧岩韵·其二

老僧说法本多门,一石峨然万象奔。

却似息妫归楚日,开尽桃花总不言。

(0)

郁颍上

五柳绿沄沄,归来种在门。

五年官不调,一黜道初存。

遽别今何往,相知在论文。

欲从遗匣内,一读哭麒麟。

(0)

默泉篇

泥金小扇月分团,淡淡烟煤写默泉。

泉水有流不作响,正如琴上不绷弦。

(0)

吴歌七首·其七

滕玉兰宫化綵云,珠襦金鼎国西坟。

青山机发黄泉闭,白鹤苍生不忍闻。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