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关山泪满衣,思乡游子欲何依。
波翻辄恐龙宫震,云暗偏怜月色微。
谩说垂杨堪蚤折,惊看独鹤故南飞。
胡床三弄谁相识,惆怅柯亭知者希。
一曲关山泪满衣,思乡游子欲何依。
波翻辄恐龙宫震,云暗偏怜月色微。
谩说垂杨堪蚤折,惊看独鹤故南飞。
胡床三弄谁相识,惆怅柯亭知者希。
这首诗《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其十五)秋笛》由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自然景象结合,展现了游子在秋季的思乡之情。
首句“一曲关山泪满衣”,开篇即以形象的“泪满衣”描绘出游子离家远行,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泪水不禁湿透了衣物。这一句将情感与外在形象紧密结合,营造出强烈的画面感。
接着,“思乡游子欲何依”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游子在外漂泊,内心无处可依的孤独与迷茫。这种情感的直接表达,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游子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波翻辄恐龙宫震,云暗偏怜月色微。”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波涛翻滚比作龙宫震动,云层厚重则让月色显得更加微弱。这样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进一步强化了游子身处异乡、孤独无助的氛围。
“谩说垂杨堪蚤折,惊看独鹤故南飞。”这两句中,“垂杨”与“独鹤”分别象征着柔弱与孤高,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同时,“早折”与“南飞”也暗示了时光易逝与命运多舛的主题。
最后,“胡床三弄谁相识,惆怅柯亭知者希。”这两句以音乐为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在这样一个无人理解的环境中,只有音乐能给予心灵一丝慰藉。然而,即使如此,也难以找到真正懂得自己心声的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游子在秋季的思乡之情与内心的孤独与挣扎,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