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通妙法,他劫侍尊颜。
水月何尝动,烟云相与閒。
香浮经叶暗,霜点颔髭班。
施宝上人往,衔花谷鸟还。
梵潮鸣夜浦,天柱落秋山。
句偈聊持赠,非缘文字间。
此心通妙法,他劫侍尊颜。
水月何尝动,烟云相与閒。
香浮经叶暗,霜点颔髭班。
施宝上人往,衔花谷鸟还。
梵潮鸣夜浦,天柱落秋山。
句偈聊持赠,非缘文字间。
这首诗歌颂的是禅宗的修行与顿悟之境。"此心通妙法,他劫侍尊颜"表达了对佛法的领悟和追随高僧的敬意。"水月何尝动,烟云相与閒"则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心境,仿佛水面明镜般静止,而烟云间也显得悠闲自在。
诗中通过"香浮经叶暗,霜点颔髭班"形象,传递了一种禅机顿悟后的清新感受,恰似秋风过后,花香隐约,须发间轻霜。"施宝上人往,衔花谷鸟还"则展现了大士施予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鸟儿衔花而归,更添一份生机。
最后,"梵潮鸣夜浦,天柱落秋山"描绘出夜晚梵钟的回响与秋山的静寂,而"句偈聊持赠,非缘文字间"则表明诗人对禅意的领悟超越了文字的局限,是一种心灵上的交流和传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禅意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大自然合一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