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江海客,一命寄孤舟。
乍到燃犀渚,思登玩月楼。
山川非故国,风景入中秋。
安得如椽笔,飘然赋远游。
几年江海客,一命寄孤舟。
乍到燃犀渚,思登玩月楼。
山川非故国,风景入中秋。
安得如椽笔,飘然赋远游。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至武昌》表达了诗人在江海漂泊多年后,终于抵达武昌时的内心感受。首联“几年江海客,一命寄孤舟”描绘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的艰辛生活,以“孤舟”象征孤独与无依。颔联“乍到燃犀渚,思登玩月楼”通过“燃犀渚”和“玩月楼”两个意象,暗示诗人对新环境的好奇和对家乡美景的怀念。颈联“山川非故国,风景入中秋”进一步强调了眼前的山水虽美,却无法替代心中的故乡之情,中秋景色更增添了思乡之情。尾联“安得如椽笔,飘然赋远游”表达了诗人渴望能以豪放的文笔,抒发自己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过去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从漂泊到思乡的情感变化,以及对文学表达的向往,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和时代背景下的游子情怀。
负笈初忘道阻长,求船翻为岁奔忙。
一尊故惜时重与,四海当知别未尝。
渭北江东无异辙,太虚明月本同光。
属公忽讳经为别,遣客仍知醉不忘。
忆昨携诗辱报诗,再来有约竟乖期。
不应置我毋庸友,何自令人极所思。
千里叶舟黄落后,一官斗粟倦游时。
访寻不见萧齐处,风雨何由话别离。
道学元无伪,标名徒尔劳。
孤忠天不管,一死世尤高。
未洗边庭血,先焚董腹膏。
乱离元有自,附壁为三号。
茅轩临水自谁开,况有荼醾玉作堆。
佳节愁孤一百五,可人共约两三杯。
轻雷淡雨林间过,落日清风座上催。
更喜经行远城市,不妨杖屦晚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