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送心曾到,言寻路不迷。
草齐封鬣起,山跌浪痕低。
片石看人拜,孤花奈鸟啼。
夜长谁慰藉,应有鹿门妻。
相送心曾到,言寻路不迷。
草齐封鬣起,山跌浪痕低。
片石看人拜,孤花奈鸟啼。
夜长谁慰藉,应有鹿门妻。
这首明代诗人葛一龙的《过金德父墓》表达了对故去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思。首句“相送心曾到”描绘了诗人曾经深情相送的情景,暗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接下来的“言寻路不迷”则寓言般地表达了对逝者灵魂指引的信赖,即使在现实中无法再寻觅其踪迹。
“草齐封鬣起,山跌浪痕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墓地周围的荒凉与静寂,草木丛生,山势起伏,仿佛连大地都在为亡者的离去而悲泣。诗人借“片石看人拜”表达对墓碑的凝视,寄托哀思,而“孤花奈鸟啼”则以孤独的花朵和鸟鸣声渲染出凄凉的氛围,加深了对亡者的怀念之情。
最后,“夜长谁慰藉,应有鹿门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尽的思念,他想象着金德父的妻子或许能成为他在长夜里唯一的慰藉,表达了对亡者家人深深的同情和对逝者家庭生活的关切。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死离别的感慨。
我闻赤壁乃是曹刘之战场,襟锁巴蜀,喉控荆襄。
丹崖插江几千尺,疑是煆烂半面之昆冈。
下有波涛走万里,上有椒桂森众芳。
紫苔斓斑伏虎豹,红云缥缈游凤凰。
当时烈烈南风发,北岸舟楫灰飞扬。
蛟螭失势易为缚,何奈太白多寒光。
时移运去疾流电,江山如故天苍苍。
平生好奇癖山水,梦寐彷佛徒彷徨。
昔有苏子瞻,来自白玉堂。
扁舟夜载七月凉,月明把酒酹周郎。
英雄多有恨,涕泪徒浪浪。
尔来数百载,胜事不可常。
陶子五月使潇湘,殷勤请戒十日粮。
黄州弭节聊徜徉,须凌绝顶出上方。
翘扶桑兮俯八荒,清风时来声琅琅,为我一诵秋水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