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境何曾隔,宿来似远山。
水喧摇画壁,月静隐禅关。
钟晓人催醒,铃清鸟共閒。
仍牵馀梦去,稳棹卧湖间。
人境何曾隔,宿来似远山。
水喧摇画壁,月静隐禅关。
钟晓人催醒,铃清鸟共閒。
仍牵馀梦去,稳棹卧湖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在昭庆寺住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
首句“人境何曾隔”,诗人似乎在说,尽管身处尘世之中,但心灵却仿佛与外界隔绝,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接着,“宿来似远山”一句,通过比喻,将夜晚的住宿比作远离尘嚣的山林,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然的感受。
“水喧摇画壁,月静隐禅关”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水波轻摇、月光如洗的夜景,以及禅院的寂静,画面感极强,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内心的平静与祥和。
“钟晓人催醒,铃清鸟共閒”则展现了清晨的景象,晨钟唤醒沉睡之人,清脆的铃声与悠闲的鸟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而又不失宁静的画面。
最后,“仍牵馀梦去,稳棹卧湖间”表达了诗人虽然被现实唤醒,但心中仍留恋着梦境,希望能在湖中稳坐,继续沉浸在那份宁静与自由之中。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雪花打帽风搅须,宽衣破靴骑蹇驴。
先生自是山泽臞,瘦名之传岂为虚?
穷吟苦思不觉老,知音幸遇韩京兆。
至今长安诸小儿,拍手犹能为君道。
清声千古在世间,好诗句句誇浪仙。
我恨后生五百年,不得抵掌谈微玄。
形骸孤陋向岩壑,竹冠草衣空卓荦。
披图挹之嗟寂寞,断桥流水梅花落。
先辈匣中三尺水,斩蛟曾入吴潭里。
提归未肯策奇勋,轩冕泥涂真戏耳。
鸡林削铁不足比,昆吾百鍊安能齿。
淬花不滢鸊鹈膏,掉箾却敲鸾凤髓。
忆昔破敌如破竹,带霜飞渡桑乾曲。
于今锈涩浑铅刀,不遇何异荆山玉。
惊雷夜作青龙哭,血痕冷剥苔花绿。
野人一见骇心目,到手抚摩看不足。
雪花皎皎明阑干,毛发凛凛肝胆寒。
老军敝将长慨叹,愿欲置诸武库间。
书生无用且挂壁,引杯时接殷勤欢。
天眼太高俗眼顽,锐锷宜许儿曹看。
先生有志不在此,出处每谈徐孺子。
清高厌觅万户侯,笑引江山归画史。
我来四十鬓已斑,学剑学书俱废弛。
五更闻鸡狂欲起,何事英雄心未已。
《剑歌行次韵》【元·王冕】先辈匣中三尺水,斩蛟曾入吴潭里。提归未肯策奇勋,轩冕泥涂真戏耳。鸡林削铁不足比,昆吾百鍊安能齿。淬花不滢鸊鹈膏,掉箾却敲鸾凤髓。忆昔破敌如破竹,带霜飞渡桑乾曲。于今锈涩浑铅刀,不遇何异荆山玉。惊雷夜作青龙哭,血痕冷剥苔花绿。野人一见骇心目,到手抚摩看不足。雪花皎皎明阑干,毛发凛凛肝胆寒。老军敝将长慨叹,愿欲置诸武库间。书生无用且挂壁,引杯时接殷勤欢。天眼太高俗眼顽,锐锷宜许儿曹看。先生有志不在此,出处每谈徐孺子。清高厌觅万户侯,笑引江山归画史。我来四十鬓已斑,学剑学书俱废弛。五更闻鸡狂欲起,何事英雄心未已。
https://shici.929r.com/shici/eIWpLW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