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滁水》
《滁水》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古风

滁水兮滔滔,其坎兮有蛟。

谓子兮无济,遂济兮无匏,使余兮心惙。

其幽兮有虎,啄害人兮不吐。

谓余兮无斧,又无兮强辅。

曾是兮弗顾,独奈何而逢其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滁水的险恶与不可预测性,以及人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力感和恐惧。诗中以滁水为背景,通过“滔滔”、“坎”、“蛟”等词,形象地展现了水势的汹涌和潜在的危险。接着,诗人以“无济”、“无匏”、“无斧”、“无强辅”等语句,表达了人在面对自然灾难时的无助和恐惧,以及对安全与保护的渴望。

“遂济兮无匏”,意味着即使尝试渡过湍急的水流,也没有合适的工具或方法,暗示了行动的盲目性和风险。随后,“使余兮心惙”,表达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强调了人在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时的情感状态。

“其幽兮有虎,啄害人兮不吐”,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恐怖,将滁水的险恶与潜在的威胁形象化,如虎狼般凶猛,随时可能对人类造成伤害。诗人通过“无斧”、“又无兮强辅”的描述,表达了在面对强大敌人时的无力感和缺乏有效应对措施的无奈。

最后,“曾是兮弗顾,独奈何而逢其怒”,表达了面对困境时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在自然力量面前人类的渺小和脆弱。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对比,深刻揭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力感和对安全与生存的渴望,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情感共鸣。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景献太子墨竹

古来画竹谁最豪,萧悦不及王维高。

文同之后到景献,学得南唐金错刀。

齐纨新裂裁成扇,顷刻春雷穿铁砚。

图成标以袅翠名,宛似黄陵庙前见。

九疑峰高云气迷,天寒日暮娥英啼。

乎中瑶瑟不敢鼓,恐有凤凰来上栖。

宣和年间好时节,徽庙丹青更奇绝。

南渡王孙爱墨君,犹是东都旧枝叶。

二百年来迹已陈,烟梢露叶长清新。

有熊乘衣今复睹,制筒未必无伶伦。

诗人尚友须千古,寞搜心内良工苦。

安得此图挂北窗,坐听秋声起风雨。

(0)

画菜·其一

芥能清我心,助养颇为急。

春畦雨露濡,根叶每沾湿。

园丁亦云劳,小摘日供给。

燥吻殊可怜,时时啜齑汁。

壮年功名心,青紫如地拾。

谁言纳须弥,秪用子一粒。

披图见纷披,胡为在原隰。

岁晏思灌园,抱瓮当日汲。

(0)

蔼萱堂诗为夏伯玘赋

丛丛堂下萱,蔼蔼枝上花。

岂无众草木,独此能荣华。

况当朱明候,连续开丹葩。

蜻蜓飞南圃,蝴蝶飞东家。

何如小尾蜂,朝暮报两衙。

寸心固云殚,慈母恩无涯。

锡类古所敦,永言非重誇。

(0)

云林小隐为崔彦晖赋

白云何英英,荫此嘉木林。

云气有卷舒,林木恒萧森。

久矣慕高躅,于焉遂初心。

举头弁山高,濯足苕水深。

草堂自秋爽,松厅空夕阴。

冥鸿飞避弋,野鹤下听琴。

载歌招隐童,重赋归来吟。

白驹在空谷,毋遐金玉音。

(0)

送谢铁崖住祖庭

谢庭兰树尚青青,又捧仙书赴祖庭。

星剑夜腾龙虎气,霞衣朝拂凤凰翎。

金为宫阙知天近,铁作岩崖验地灵。

独有上清双白鹤,飞来听诵蕊珠经。

(0)

挽王士贞检校

多能我亦叹多才,较艺贤关屡中魁。

南海忽惊王渤死,西河还动卜商哀。

方期捧檄三山去,谩忆乘槎万里回。

一掬平生师友泪,忍捋樽酒酬泉台。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