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萧萧草半枯,乱鸦飞尽夕阳孤。
扁舟忽忆西窗画,古木云林三两株。
枫叶萧萧草半枯,乱鸦飞尽夕阳孤。
扁舟忽忆西窗画,古木云林三两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舟行水上所见之景。首句“枫叶萧萧草半枯”,以“萧萧”形容秋风的凄凉,枫叶与枯草交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深秋的寂寥氛围。接着,“乱鸦飞尽夕阳孤”一句,通过乌鸦的离去和夕阳的孤独,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静谧与凄美,夕阳的余晖洒在孤寂的大地上,增添了几分悲凉。
“扁舟忽忆西窗画,古木云林三两株”则将读者的思绪从眼前的实景拉回至想象中的画面,仿佛诗人乘坐的小船在水面上轻轻摇曳,心中浮现出一幅西窗前描绘的画卷,其中点缀着几株古老的树木和缭绕的云雾。这一转折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出一幅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情感深度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深深的情感寄托。
亭亭江上楼,绮窗洞然开。
上有愁思妇,感叹当为谁。
良人别经年,游宦苦不归。
忧来不自媚,堂下寻履綦。
感彼三春花,将同秋叶飞。
中怀如辘轳,日夜不停移。
高堂张素丝,弹作别鹤悲。
馀音入云汉,何由使君知。
寒谷待邹律,虞韶来凤仪。
堪坯育万化,感召理亦微。
谷风应兔嚎,空云拥鳞飞。
兹生岂不念,潜跃会有时。
况予轮翮纤,而乏尘世姿。
虽不事巢蠡,敢与周任规。
超遥一死生,散朗忘是非。
陆沉古有然,安用人所稀。
王郎手持白叠扇,过我草堂求作歌。
作歌鄙俚岂足道,巴唱吴歈争不多。
此扇骨格能抱节,配以楮生如玉雪。
卷舒自我付等閒,用舍繇人不须说。
冬则守寒归箧笥,夏则招凉解炎热。
君不见齐纨出入君怀袖,晚景可怜中道绝。
我歌此扇止于斯,莫羡团圆似秋月。
诸君诸君听我歌,昔人解此唯东坡。
一朝饱吃惠州饭,富贵一场春梦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