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绕六溪,秋云黯澹白。
鸺鹠趁暮啼,疏萤映南陌。
草市阒无声,蓬蒿隐荒宅。
镫火漏余熠,微月澹魂魄。
乾坤厄阳九,节义刊金石。
龙去髯难攀,鹃啼血化碧。
风骚嗣三闾,哀怨留南国。
秋水绕六溪,秋云黯澹白。
鸺鹠趁暮啼,疏萤映南陌。
草市阒无声,蓬蒿隐荒宅。
镫火漏余熠,微月澹魂魄。
乾坤厄阳九,节义刊金石。
龙去髯难攀,鹃啼血化碧。
风骚嗣三闾,哀怨留南国。
这首清代诗人谢天墀的《暮经金正希先生故宅》描绘了一幅秋夜凄清的画面。首句“秋水绕六溪”展现了六条溪流在秋夜中静静流淌,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接着,“秋云黯澹白”描绘了低垂的秋云,色调暗淡,与前句的流水形成对比,烘托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鸺鹠趁暮啼”写出了夜幕降临,猫头鹰开始啼叫,增添了夜晚的寂静和孤寂感。“疏萤映南陌”则以稀疏的萤火虫点缀着南边的小路,更显冷清。接下来,“草市阒无声,蓬蒿隐荒宅”进一步描绘了乡村市场的沉寂,杂草丛生的荒宅透露出一种衰败的气息。
“镫火漏余熠,微月澹魂魄”通过残烛的微光和朦胧的月色,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思。“乾坤厄阳九,节义刊金石”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坚守节义的感慨,暗示了金正希先生的高尚品格。最后两句,“龙去髯难攀,鹃啼血化碧”运用象征手法,寓言逝者如斯,令人悲痛;“风骚嗣三闾,哀怨留南国”则表达了对金先生文学才华的怀念以及其哀怨之情长久流传。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人深深的怀念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漫游选地作重九,焦山佳处曾留庵。
载梦扁舟倏惊起,压篷秋翠堆晴岚。
松寥阁开置床席,持螯呼酒江动帘。
我难破戒继山谷,旧京风味题糕谙。
归来有盦祀忠敏,严装屹立如遐瞻。
当年陪宴盛宾客,招魂一老摧霜髯。
抱岩嫏嬛信幽步,极目烟树穷淮南。
僧房隐几待落日,江声上引风雷酣。
晚铺重云献日脚,海门深慎开镜奁。
横天一抹展奇翼,飘飖赤凤仙人骖。
浮生万事此不负,逢辰一笑良非憨。
归山我无真实意,但剽绝景供迟淹。
暝楼归倚荡明灭,幢幢馀影摇镫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