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时二公并为杜元帅判官》
《入剑门作寄杜杨二郎中时二公并为杜元帅判官》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古风

不知造化初,此山谁开坼。

双崖倚天立,万仞从地劈。

云飞不到顶,鸟去难过壁。

速驾畏岩倾,单行愁路窄。

平明地仍黑,停午日暂赤。

凛凛三伏寒,巉巉五丁迹。

与时忽开闭,作固或顺逆。

磅礴跨岷峨,巍蟠限蛮貊。

星当觜参分,地处西南僻。

陡觉烟景殊,杳将华夏隔。

刘氏昔颠覆,公孙曾败绩。

始知德不脩,恃此险何益。

相公总师旅,远近罢金革。

杜母来何迟,蜀人应更惜。

暂回丹青虑,少用开济策。

二友华省郎,俱为幕中客。

良筹佐戎律,精理皆硕画。

高文出诗骚,奥学穷讨赜。

圣朝无外户,寰宇被德泽。

四海今一家,徒然剑门石。

(0)
注释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演化。
开坼:分开,裂开。
倚天立:形容极高,仿佛依靠着天空站立。
万仞:形容极高的样子,仞是古代长度单位。
速驾:快速驾车,比喻急行。
岩倾:山岩崩塌。
单行:独自行走的小路。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停午:正午时分。
凛凛:寒冷的样子。
巉巉:形容山石险峻不平。
五丁:传说中的五个力大无穷的人,此处指开山辟路的壮举。
顺逆:顺应或违背(自然规律)。
岷峨:岷山和峨眉山,代指四川的高山。
蛮貊:古代对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觜参:星宿名,觜宿和参宿,古代用以划分天文区域。
西南僻:地理位置偏远于西南。
陡觉:猛然感觉。
杳将:远远地,隔绝地。
刘氏:指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
公孙:指公孙述,东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军阀。
德不脩:不修养德行。
金革:兵器和甲胄,借指战争。
杜母:指杜甫,因其关心民间疾苦,有‘诗史’之称,故有此誉。
华省郎:华丽的官署中的官员,这里指两位有才华的朋友。
幕中客:军中参谋或幕僚。
戎律:军纪,军事法规。
硕画:宏伟的计划,卓越的策略。
诗骚:《诗经》和《离骚》,代表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
讨赜:探索深奥的道理。
外户:比喻国家的边境。
德泽:恩德与润泽。
徒然:枉然,白白地。
翻译
不明了开天辟地初,这座山由谁分开裂?
两面悬崖仿佛靠天站立,万丈深渊自地面劈开。
云朵飞升也触不到山顶,鸟儿飞过难以穿越峭壁。
快马加鞭怕山岩崩塌,独行小道忧虑路太窄。
天亮时大地依旧昏暗,正午时太阳才短暂赤红。
三伏天里也寒气凛冽,五丁开道的痕迹峻峭险峻。
随时间忽而开放忽关闭,时而顺从时而抗拒坚固。
气势磅礴跨越岷山峨眉,巍然盘踞限制着边远部族。
星辰对应觜参二宿划分,地理位置偏于西南角落。
猛然间觉得景色迥异,遥远地将中原隔绝开来。
刘备昔日遭遇颠覆之灾,公孙述也曾战败失势。
这才明白不修德行,仅凭天险有何益处。
丞相统领大军,远近停止了战争。
杜甫为何来得这样迟,蜀人应该更加珍惜。
暂时放下绘画构思,少许运用治国策略。
两位朋友在朝中为官,同在军营中担任幕僚。
他们的好计谋辅助军纪,精深的道理皆是高明规划。
高妙的文章源自诗经楚辞,深奥的学问探究幽深奥秘。
圣明的朝廷没有对外的门户,天下都沐浴着皇恩浩荡。
四海之内如今亲如一家,剑门关的石头徒然存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雄伟险峻的山川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事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开头几句“不知造化初, 此山谁开坼。双崖倚天立,万仞从地劈。”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神秘与威力,也映射出诗人面对未知和宏大的自然力量时的心态。

随后的“云飞不到顶,鸟去难过壁。速驾畏岩倾,单行愁路窄。”则形象地表达了山峦的险峻与行旅之艰辛,这些描述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困顿。

接着,“平明地仍黑,停午日暂赤。凛凛三伏寒,巉巉五丁迹。”这些句子通过对光线、温度和时间的描述,增强了山区环境的孤寂与严酷之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感受。

“与时忽开闭,作固或顺逆。磅礴跨岷峨,巍蟠限蛮貊。”这些句子则是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力量的进一步描绘,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于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无奈感受。

“星当觜参分,地处西南僻。陡觉烟景殊,杳将华夏隔。”这里通过对星辰位置和地域特征的描述,强化了诗人对于远离家乡、身处边远之地的孤独感受。

“刘氏昔颠覆,公孙曾败绩。始知德不脩,恃此险何益。”这几句则是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和反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功业无常、山河易改的感慨。

“相公总师旅,远近罢金革。杜母来何迟,蜀人应更惜。”这里通过提及军事行动和个人经历,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哀叹。

“暂回丹青虑,少用开济策。”这一句则是诗人对于当前形势的思考和对未来出路的探寻。

最后,“二友华省郎,俱为幕中客。良筹佐戎律,精理皆硕画。高文出诗骚,奥学穷讨赜。”这里提及了与诗人关系密切的两位朋友,以及他们共同在军中担任幕僚、处理军务的情况,同时也赞美了朋友们的文学才能和学问。

“圣朝无外户,寰宇被德泽。四海今一家,徒然剑门石。”结尾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统一盛世的颂扬,以及对国家安定、四海为家的理想。最后一句“徒然剑门石”则是一种无奈的情感抒发,可能是因为个人处境与国家大势之间的矛盾感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历史背景和个人的内心世界,是一首集山水田园诗、史诗、抒情诗于一体,内容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元日乐天见过因举酒为贺

渐入有年数,喜逢新岁来。

震方天籁动,寅位帝车回。

门巷扫残雪,林园惊早梅。

与君同甲子,寿酒让先杯。

(0)

寒食夜

四十九年身老日,一百五夜月明天。

抱膝思量何事在,痴男騃女唤鞦韆。

(0)

白衣裳二首·其二

藕丝衫子柳花裙,空著沈香慢火熏。

闲倚屏风笑周昉,枉抛心力画朝云。

(0)

赓歌

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元首明哉。

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

万事堕哉。

(0)

遇故人

终日相对或兀兀,别去乃积千万言。

谁知此地复携手,仍无一语如从前。

世人但解别离苦,今日相逢泪如雨。

风尘满面霜满头,教人那得有一语。

(0)

挽刘人熙联

吾徒有复生奇才,说经锵锵有声,溯源知所自;

乡贤绍船山学术,高轩隆隆辱过,捧杖叹无缘。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