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才华老更成,自惭蒲柳易凋零。
梅林兵后山如赭,普度春还树似屏。
尘拂宝花分半席,几翻贝叶校群经。
彝公阅尽毗卢藏,立雪堂中有宁馨。
诸子才华老更成,自惭蒲柳易凋零。
梅林兵后山如赭,普度春还树似屏。
尘拂宝花分半席,几翻贝叶校群经。
彝公阅尽毗卢藏,立雪堂中有宁馨。
这首明代袁华的诗《寄梅林普庆二长老恢复初首座彝天伦藏主》表达了诗人对两位长老的敬仰与感慨。首句“诸子才华老更成”,赞赏长老们年纪虽大,但才学更加成熟,显示出他们深厚的学问积淀。接着,“自惭蒲柳易凋零”以自谦之词,表达出诗人对自己年华易逝的感叹,同时也暗含对长老们坚韧不衰精神的钦佩。
“梅林兵后山如赭”描绘了战后的景象,山色暗淡,暗示着战争的创伤,而“普度春还树似屏”则寓意长老们如同春天般带来生机,用树木作屏障,象征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守护佛法。
“尘拂宝花分半席,几翻贝叶校群经”细致刻画了长老们研读佛经的专注与严谨,他们擦拭珍贵的佛经,反复校对,体现了对佛法的虔诚和执着。
最后,“彝公阅尽毗卢藏,立雪堂中有宁馨”以“彝公”赞誉长老们的博学,他们遍览佛经宝藏,甚至在严寒中静心修习,如立雪求法的典故,展现出他们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赞美长老们的才华、坚韧和对佛法的献身精神,传达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和平与文化传承的期待。
宋室偏安日,真忘帝业艰。
但愁诸将在,不计两宫还。
鄂国英雄士,淮阳伯仲间。
策名先部曲,薄伐自江关。
赤县期全复,黄河渡几湾。
龙庭生马角,雪窖视刀镮。
城下盟何急,师中诏已颁。
盈庭尊狱吏,囊木谢朝班。
相狡妻兼煽,和成主愈孱。
长城隳道济,大勇丧成覸。
旧井银瓶失,高坟石虎闲。
铭功存版碣,铸像列顽奸。
旷世心犹感,经过泪独潸。
传闻从父老,流恨满湖山。
朔骑频来牧,南枝尚可攀。
墓门人寂寞,江树鸟绵蛮。
宿草经时绿,秋花满目斑。
依然潭水月,终古照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