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晏起》
《晏起》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清明已过初短宵,春气困人如浊醪。

院深人静不知晓,虚堂一枕方陶陶。

觉来红日高三丈,竹影扶疏风叶响。

披衣散发久逍遥,髣髴枕痕犹颊上。

却思昔簉鹓鹭班,每听朝鸡长惨颜。

戴星侵月未为苦,冲风冒雨长艰难。

何如谪堕溪山里,钟鼓不闻春睡美。

先生梦觉本来齐,更与睡乡重作纪。

(0)
鉴赏

这首诗《晏起》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描绘了诗人从清晨到午后的日常生活片段,以及由梦境到现实的转变,充满了对过往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当下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句“清明已过初短宵,春气困人如浊醪”以清明节后春夜的短暂和春日的慵懒氛围开篇,形象地描绘出春日夜晚的宁静与慵懒,仿佛春日的空气也让人感到昏昏欲睡,如同饮了一杯浑浊的酒。

接着,“院深人静不知晓,虚堂一枕方陶陶”描述了诗人独自在深邃的庭院中,于空荡的厅堂中沉睡的场景,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觉来红日高三丈,竹影扶疏风叶响”写诗人醒来时,红日高照,竹影摇曳,风声叶响,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与前文的沉睡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重新面对现实。

“披衣散发久逍遥,髣髴枕痕犹颊上”则通过描写诗人起床后的悠闲姿态,以及枕头留下的痕迹,进一步展现其自在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却思昔簉鹓鹭班,每听朝鸡长惨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回忆,以及听到朝鸡鸣声时内心的哀愁,流露出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复杂情感。

“戴星侵月未为苦,冲风冒雨长艰难”则是对过去艰苦岁月的回顾,强调了虽然在官场上经历了很多困难,但那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不算什么。

最后,“何如谪堕溪山里,钟鼓不闻春睡美。先生梦觉本来齐,更与睡乡重作纪”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在远离尘嚣的溪山之中,享受宁静的春日睡眠,与梦境中的美好重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梦境到现实的转变,以及对过去与现在生活的不同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其二

侯王权势腰三印,省寺光阴梦七秋。

龙虎有人犹扫迹,政风行听海边讴。

(0)

赠致政李大夫·其三

演仙山足退来荣,更继高风适此生。

一叶轻舟篷上雨,三江攲枕与谁行。

(0)

湖上閒赋·其二

烟雨为容似带愁,愁中犹解写人忧。

数峰出没如何画,寺在波心且舣舟。

(0)

荔子·其一

须知陈紫入吟看,能坐诗人碧玉盘。

六月香肌无点汗,绛纱囊破水精寒。

(0)

谢惠香饼·其二

朱饼青烟篆古文,聊资清致聚还分。

纵饶五出花残后,尤有馀香耸未闻。

(0)

自万松岭之龙山·其二

骎骎车盖与云参,控景金浆尚未酣。

穿过竹林何处乐,龙山前有集虚庵。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