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才术照几先,虚室端居宰利权。
谁觉市征非往日,自知岁课埒当年。
高梧六月生秋色,修竹三冬起紫烟。
平日纷纷讥识地,不妨澄寂事经禅。
主人才术照几先,虚室端居宰利权。
谁觉市征非往日,自知岁课埒当年。
高梧六月生秋色,修竹三冬起紫烟。
平日纷纷讥识地,不妨澄寂事经禅。
此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主人,以其智慧与技艺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如同明灯照亮前路。他选择在一间空灵的室内独居,以此来掌握社会的权力与利益,展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巧妙地通过“市征”与“岁课”的对比,暗示了主人对社会变迁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其行事的稳健与持久性。
进一步地,高梧六月生秋色,修竹三冬起紫烟,这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高大的梧桐树在炎热的夏季也仿佛带来了秋天的凉意,而坚韧的竹子即便在严冬也能散发出紫色的烟雾,象征着主人无论面对何种环境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最后,“平日纷纷讥识地,不妨澄寂事经禅。”这句表达了对主人行事风格的赞赏。即便在日常生活中遭受误解与非议,主人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通过修行来提升自我。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其卓越的智慧、超凡的气度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