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日苍凉远水滨,萧萧落木下秋畇。
偶过旧宅频嘶马,直入空庭不见人。
压径颓垣垂野蔓,隔窗破榻积幽尘。
十年回首浮云散,徙倚西风泪湿巾。
晓日苍凉远水滨,萧萧落木下秋畇。
偶过旧宅频嘶马,直入空庭不见人。
压径颓垣垂野蔓,隔窗破榻积幽尘。
十年回首浮云散,徙倚西风泪湿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探访故宅时所见的荒凉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回忆。首句“晓日苍凉远水滨”,以苍凉的晨光和远处的流水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凄清的画面,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萧萧落木下秋畇”一句,通过落叶飘零、秋田荒芜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萧瑟与时间的流逝。
“偶过旧宅频嘶马,直入空庭不见人”两句,写诗人偶然经过旧宅,马儿的嘶鸣声在空旷的庭院中回荡,却不见主人的身影,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接下来,“压径颓垣垂野蔓,隔窗破榻积幽尘”描绘了故居的衰败景象,颓垣断壁、野藤缠绕、破榻积尘,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故居的荒废与岁月的痕迹。
最后,“十年回首浮云散,徙倚西风泪湿巾”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怀念。十年的光阴仿佛一缕轻烟,随风散去,而他站在西风之中,泪水打湿了衣巾,既是对往昔的深情缅怀,也是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故居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