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戒倦轮飘,习障从尘染。
四衢道难辟,八正扉犹掩。
得理未易期,失路方知险。
迷涂既已复,豁悟非无渐。
因戒倦轮飘,习障从尘染。
四衢道难辟,八正扉犹掩。
得理未易期,失路方知险。
迷涂既已复,豁悟非无渐。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沈约的作品,名为《八关斋诗》。诗中通过对佛教禅修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精神修养和内心澄明的追求。
"因戒倦轮飘,习障从尘染。" 这两句说明了作者因为长时间的坐禅而感到疲惫,以及由于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干扰和诱惑,使得心灵受到污染。
"四衢道难辟,八正扉犹掩。" 此处的“四衢”指的是人生旅途中的四个方向,即北、南、东、西,象征着选择困难,道路不易开辟。而“八正扉”则是佛教中修行之道,包括正见、正思惟等,意味着达到正确的修行状态仍然有所阻碍。
"得理未易期,失路方知险。"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悟到真理的不易,以及在迷失方向之后,才意识到前行之路的艰难险阻。
"迷涂既已复,豁悟非无渐。" 最后两句则表明即便是在迷茫和困惑中,也有重回清醒的时刻,而豁达的领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逐步修行的过程。
整首诗通过对禅修环境的描写,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作者对于精神觉醒和自我净化的渴望。
月般圆,珠样洁,秋水一泓满。
青绿摩挲,旧铸汉时款。
问他流落人间,照人多矣,可曾照、玉环飞燕。
绣奁捲。好将花影红窗,结做晓妆伴。
暖捧春纤,画出翠峰远。
怜渠一片冰心,受人磨洗,甫能得、相逢娇面。
我家有斋名绿玉,斋前种得千竿竹。
君家亦有水明楼,半亩方塘山影流。
君频访我鳌山麓,我每寻君溪水曲。
与君来往十年馀,到此楼中几回宿。
今春买棹来相寻,峡江风起波涛深。
楼中宾主黯相对,四山阴翳生淫霖。
檐前坐听声声雨,聊把琴书供笑语。
烛尽犹然兴未阑,诗成自觉心相许。
潇潇风雨莫深愁,百尺楼中且暂留。
凭君貌出巴山夜,一幅丹青当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