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寒微暝里,费西风商量,菊花天气。
乍淡还浓,是雁从何处,带来愁意。
似雾如烟,偏爱傍画阑低坠。
瘦却遥峰,镜里纤娥,暗尘遮翠。
帘内添衣人起,爱待月桐阴,课晴虫砌。
算近题糕,怕酿成风雨,误人归计。
错认斜阳,一片是、枫林如醉。
向晓霜笳吹彻,痴云醒未?
轻寒微暝里,费西风商量,菊花天气。
乍淡还浓,是雁从何处,带来愁意。
似雾如烟,偏爱傍画阑低坠。
瘦却遥峰,镜里纤娥,暗尘遮翠。
帘内添衣人起,爱待月桐阴,课晴虫砌。
算近题糕,怕酿成风雨,误人归计。
错认斜阳,一片是、枫林如醉。
向晓霜笳吹彻,痴云醒未?
这首《三姝媚·秋阴》由清代词人杜贵墀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凄美景象。
词中以“轻寒微暝”开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秋意氛围,随后引入西风与菊花,将季节的变换与情感的细腻融合在一起。接着,雁阵南飞,带来了淡淡的愁绪,仿佛是远方的信使,传递着思念与离别的情绪。词人巧妙地运用了“似雾如烟”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秋日的朦胧之美,同时强调了这种美与画阑的结合,赋予了画面更深的意境。
“瘦却遥峰,镜里纤娥,暗尘遮翠”,这一句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秋日山峰的瘦削与女子的纤细,以及环境的暗淡与生机的消逝。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投射,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帘内添衣人起,爱待月桐阴,课晴虫砌”,这一段描绘了室内与室外的场景交织,通过添衣的动作、月下的桐树、晴天的虫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加深了情感的层次,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在秋夜中的思绪与期待。
最后,“算近题糕,怕酿成风雨,误人归计”一句,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风雨的担忧,以及对归家之计可能受阻的忧虑。这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进一步深化了词中主人公的情感状态。
“错认斜阳,一片是、枫林如醉”,这一句将夕阳与枫林相结合,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又蕴含了时间流逝的感慨。枫林如醉,既是枫叶被夕阳染红的美丽景象,也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映照。
“向晓霜笳吹彻,痴云醒未?”则以晨霜和笳声结束,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但主人公的思绪似乎仍未从昨晚的愁绪中完全解脱出来。整个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深度和视觉美感的秋日画卷。
蜡红枝上粉红云,日丽烟浓看不真。
浩荡光风无畔岸,如何锁得杏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