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云间路,孤城入望中。
岚光盈聚落,烟火半堤封。
远近畸零野,高低大小峰。
铁潭何处月,清浸广寒宫。
冲破云间路,孤城入望中。
岚光盈聚落,烟火半堤封。
远近畸零野,高低大小峰。
铁潭何处月,清浸广寒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鹰吊岭上,眺望和平县的壮丽景色。首句“冲破云间路”,以动态之感开篇,仿佛引领读者一同穿越云雾,到达高处。接着,“孤城入望中”一句,点出远处的和平县城,给人一种孤独而壮观的印象。
“岚光盈聚落,烟火半堤封。”这两句细腻地描绘了聚落中的景象,晨光与山岚交织,炊烟袅袅升起,仿佛将整个聚落笼罩在一片温馨与宁静之中。这里的“半堤封”可能是指堤坝或河岸的一段被烟雾遮掩,增添了一种朦胧美。
“远近畸零野,高低大小峰。”诗人进一步扩展视野,从近处到远处,从低矮到高耸,描绘了广阔无垠的田野和错落有致的山峰,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壮丽。
最后,“铁潭何处月,清浸广寒宫。”这一句将视线引向远方,想象中的铁潭边,一轮明月倒映其中,如同浸入广寒宫一般,既神秘又美丽。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赞美之情。
当年羽扇风流,一场蕉鹿谁能记。
芦花深处,溪湾几曲,水平如坻。
缓带风飘,悬旌日落,轩然波起。
是何人行侠,中流转手,三语掾,千钧系。
云母山前重过,听淙淙、石声犹是。
扁舟容与,长年问讯,官今余几。
遥指江潭,散垂烟柳,树犹如此。
尽婆娑老子,呼儿进酒,语封侯事。
嫩寒破晓,朔风连番,滕六恼人投刺。
冻鸦觅粟,积素广庭,引觞渐起渴睡。
梅香发未,待诵半树,园林舌秘。
耸玉楼,借毛锥电墨,作泼胡戏。暮烟沉,和霭滞。
变迁信、有此人閒世。
几炉香烬,窗竹佩摇,斗室下帘深邃。
号寒隔远,几会听、农夫说瑞。
有时朝日曈曈,曝檐徙倚。
庾郎先自伤迟暮。东风又吹羁绪。
别屿帆空,孤谯角暗,赢得断萍零絮。鹃啼正苦。
奈雨暝烟昏,梦归无据。
双屐才回,李花又送隔墙去。弹棋昨经别墅。
是谁持急劫,将断还误。
客燕无依,群莺自扰,争忍东皇孤负。哀弦漫抚。
恁弹澈霜辰,更无人寤。望极扶桑,海天浑未曙。
儿女痴情,顿触我、古愁历历。
谁信得、生天成佛,轮回消息。
此日摩挲铜雀样,当时多少寒鸦集。
看南朝、天子舍生来,江山易。风雨夜,梵音寂。
兴亡梦,檐溜滴。抚沧桑遗物,徒增萧瑟。
罗庙埃碑犹兀峙,唐宫汉殿无陈迹。
问黄炎、证据久销沉,空嗟惜。